“现在,这才多少天啊,就算各府的援军都到了,粮草军需又该怎么解决?”
“若是粮草军需供应不及,我大明朝三十余万大军出兵北伐,那都不用瓦剌军来打。”
“光是后勤都能把我军拖垮,以至于士气崩溃,全军溃败!”
英国公张辅严肃的说着。
于谦听着英国公所言,也是点点头,表示认同。
对此,刘禅是看了一眼于谦,又看了一眼张辅。
眉头紧皱,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口:
“既然如此,那我大明朝应该怎么办?”
“凭现在大同的现有兵力,可撑不了太久。”
“并且,邝埜还在大同城中,要是大同城破,大明兵部尚书以身殉国。”
“那就是天下震动的大事了!”
“要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我大明朝却没有让瓦剌付出巨大代价。”
“那你我君臣,必将借此屈辱而载入史册。”
“朕是真的不想体验这种感觉了。”
“两位爱卿,你们明白吗?”
刘禅语气沉重的说着。
“陛下放心,还没到这种时候!”
“现在的确时间紧迫,臣之前和邝尚书约定的,是朝廷大军于一个半月后抵达大同城下。”
“这,已经是臣算出来的极限了。”
“但是现在,大同局势突变,主力丧失殆尽,一个半月显然不行。”
“所以,就必须抛开原先的作战计划了!”
“我朝廷大军出兵之后,不能和瓦剌军纠缠,必须要做到速战,速胜!”
于谦说着。
“爱卿,何谓速战?何言速胜?”
刘禅问道。
“陛下。”
“山东备倭军抵达后,再休整一两天发兵!”
“就这一段时间内征调的粮草,以及掏空顺天府周边的全部仓储。”
“整合起来的粮草辎重,臣估摸着,只够维持我大明朝三十多万大军的一月用度。”
说着,于谦看向张辅。
张辅想了一下,也是点点头。
“于大人算的差不多,就是一个月的用度,可能会多几天!”
“但是相差不大!”
“一个月!”
刘禅顿时眉头紧皱。
一个月能干什么?
让朝廷大军出关转一圈就回来吗?
这么短的时间,别说击退瓦剌。
这途中一旦出现什么差错,整个大军都会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