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人出征,京师储备的粮草辎重,我是不担心的。”
“我现在担心的是,五万援军过去,能支撑多久?”
于谦反问道。
“这不好说!”
“宣府有两万骑军过去,只要不浪战,配合宣府守军,阿剌知院就攻不下!”
“主要是大同,大同方向,瓦剌也先亲自率军攻袭,压力太大!”
“但,只要大同守军完好无损,能坚持到井源来援,应当也无忧!”
英国公说着。
“大同守军有多少人?”
“三万!”
“三万,加上援军,就是六万人。”
“你们说说,也先手上,到底有多少人?”
于谦突然问道。
“瓦剌崛起,一路扩张至今,吞并阿鲁台,兀良哈诸部。”
“再加上鞑靼部!”
“就算是硬算,他也先麾下,都至少有骑卒十五万人以上!”
于谦凝重的说着。
“差不多是这个数,他们藏不了的。”
“应该就是十五万到十七万之间!”
“再多,不可能多于十七万,再少,也绝不会少于十五万!”
英国公信誓旦旦的说着。
“北方草原,十五万以上的骑卒!”
“呵呵!”
于谦苦笑道。
“这已经是我大明朝的心腹大患了!”
“此战,就算我大明朝三大营尽出,也不过二十万众,还要在北方草原,与占尽优势的蒙古人大战。”
“如此战场,如此局势,就算我军打赢了,又能留下多少蒙古骑兵呢?”
“不打疼他们,让他们元气大伤,怕是要不了几年,瓦剌鞑靼又能卷土重来!”
“如此,耗费无数钱粮,发兵二十万,只是击退瓦剌。”
“这于我大明而言,和战败无异!”
“只要北方草原威胁尚在,我顺天府,就难享太平。”
于谦说着。
这番话一出,大帐之内,一众将官,顿时陷入了沉默。
为什么太宗宣宗的北伐,足足打了好几次?
根子就在这!
草原是游牧民族的主场啊,击败他们简单。
但要杀伤他们,使他们元气大伤,很难!
因为草原一路坦途,瓦剌又天生在马背上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