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金军合力增兵攻宿州,李显忠请邵宏渊并力夹击,邵宏渊却按兵不动,李显忠无法,只有独自率军力战,金兵越增越多,李显忠命部下用克敌弓射退。
如果说邵宏渊只是作壁上观,倒也罢了!尤为可恶的是,邵宏渊还妖言惑众,回头对部下道:“盛夏酷暑,摇扇纳凉犹不足,何况在烈日下苦战?”邵宏渊此言一出,人心浮动,各无斗志!当晚,中军统制周宏鸣鼓大喊,说敌军杀来,与邵宏渊之子邵世隆、刘侁率部逃奔,不久统制左士渊、统领李彦也逃了。李显忠不得已,移军入城,统制张训通、张师颜、荔泽、张渊等,以李显忠和邵宏渊不和、胜利无望为借口,也率军跑了。
金军乘机攻城,李显忠竭力抗击,杀敌两千多,积尸如墙,城东北角敌军二十余人上城百余步,李显忠亲自持斧头砍杀,敌军始退。李显忠叹息道:“如果诸军不逃,相互为犄角,自城外掩杀,则敌军可尽,敌帅可擒,河南之地指日可复!”
邵宏渊却道:“金军二十万增援,倘若我们不退兵,恐怕遭遇不测!”李显忠见邵宏渊毫无战心,自己孤立无援,万分无奈地道:“上天不想让我等收复中原啊!”
当晚,李显忠、邵宏渊率军撤退宿州,金军派员追击,五月二十四日,两军撤至离宿州二十里的符离,宋军大溃。死伤四千多人,好在金军没有继续跟随南下,否则更加不堪设想。李显忠撤至张浚的总指挥部盱眙,缴纳印玺待罪。
由于当时宿州与符离县是州县同城,北伐最后时刻宋军又溃师于古符离,故史上把这次北伐称之为宋金“符离之战”。“符离之战”,先胜后败,军资器械丧失殆尽。究主要原因自是邵宏渊妒贤嫉能所造成,但总指挥张浚没责任吗?作为前敌总指挥,张浚却将总指挥部设在距宿州四百里的盱眙,怎么指挥?而且,临阵之前,自己缩在大后方,前线不设前敌总指挥,是造成邵宏渊不配合的主要因素;盛夏作战,本来就艰苦不错,可大战发动之后,张浚又以怜惜军官疲惫为由,曾中途下令李显忠、邵宏渊撤退,可下撤退命令的时机有没算准,命令到达后,金军已在拍围攻宿州,激战之中,李显忠当然不敢撤军,但邵宏渊敢说“摇扇纳凉犹不堪”,却不是没原因的;当然李显忠赏赐将士不公,也是造成失败的部分原因。
假如,“符离之战”是由岳飞或者韩世忠、刘錡来指挥,断不会出现如此尴尬局面。
佐料:南宋周密的《齐东野语》记载李显忠收复宿州后之所以不赏将士,则是另一个版本:李显忠收复宿州时,宿州仓库中,尚有黄金三千余两,白银四万余两,绢一万二千匹,钱五万缗,米、豆粮食共六万余石,布袋十七万条,衣绦、枣、羊各一库,酒三库。
李显忠先放纵亲信部属,恣意搬取,所剩下的才用来犒赏将士。三个士兵共奖赏一贯钱。也就是一人三百三十钱。由于封赏不厚,士兵们气愤地道:“攻下宿州奖赏三百文钱,攻下南京(指开封),必须要奖赏四百文钱。”出去作战时,均把赏钱丢弃到宿州城外的护城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