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33章 评赵构(五)

第133章 评赵构(五)(1 / 2)

有人会讥讽笔者道:“你将赵构说得一朵花一样,难道赵构就没有缺点?”这当然是无稽之谈,赵构被后世所诟病,一是因为后人对他的误解,二是因为他自身确实短板太多!

首先来说,没有雄才大略,这是赵构的最大缺憾和短板!一位历史人物,特别是皇帝,如果胸怀大志,腹藏天下,有经天纬地之才,一统山河之志,什么自身缺点都会被掩盖,什么历史过错都会被原谅,秦始皇横扫六国,世人就忽视他的穷兵黩武;刘邦建立大汉,世人对他的流氓习性也就视而不见;北齐高洋,征伐四方,威震戎夏,世人也不问其纵欲嗜酒、残暴滥杀;柴荣有志于北伐,世人也原谅他的“急峻”,等等。

可是赵构,一即皇位,便定下了要“议和”的调子,此后一生,始终围绕这个“调调”唱戏,从未改变初衷,虽然“议和”有当时最初现实条件的考量,但赵构不会因为条件的改变而修改政策,从而显得其志向小了、格局差了、层次低了,这是赵构一直让后人不推崇的最主要原因。

没有雄心大略的人,自然就没有自身本领、魅力、气质、风度征服手下全部将领,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将帅。赵构因为不能用自身魅力从内心彻底征服他们,唯有依靠皇权来使他们屈服,因此赵构便不能对他们如臂指使地有效驾驭,不能有效驾驭部下将帅,各独当一面的将帅之间的矛盾便难以化解,如果让他们共同对敌,便会隐患重重,不配合尚在其次,如果相互拆台,后果更加不堪设想。张俊、杨沂中、刘锜在拓皋之战的有利形势下,因为张俊争功,排斥刘锜,不久便在濠州大败,便是最好的例证!

好在赵构对此也有自知之明,否则真正北伐了,能不能维持议和以后的局面实不可知!

没有雄才大略的人,便不敢亲自登鞍跨马,靠前指挥作战。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除了秦始皇宅在大后方放手让大将出征,从西汉刘邦开始,都是亲自上阵指挥作战,如东汉刘秀;三国曹操(其儿子曹丕为皇帝)、刘备、孙权;晋朝创始人司马懿、司马昭;南朝刘裕、萧道成、陈霸先;北朝拓跋珪、高洋,隋朝杨坚;唐朝李渊开国,却让亲儿子李世民征讨四方;宋朝赵匡胤;元朝成吉思汗;明朝朱元璋;清朝努尔哈赤等等,唯独西晋司马睿和南宋赵构,一个成了权臣左右的傀儡皇帝,一位受尽世人诟骂!

没有雄才大略的人,便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神,没有克敌制胜的勇气。同样是父母被对手扣押要挟,刘邦的态度是“分我一杯羹”,跌倒爬起,矢志不移、百折不回,终成为最后胜利者。而赵构始终把打胜仗作为议和的砝码,从未有过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宁愿委曲求全偏安一隅,作为帝王来说,引人非议在所难免。

其次,任用奸臣。昏君用奸臣,这是基本公式。《宋史》为南宋一朝七位奸臣列传,赵构一人,独占了四位,分别是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万俟卨。也就是说,赵构做了三十六年皇帝,其中有二十四年是奸臣做宰相,占三分之二时间。这个“成绩单”留给世人的印象确实相当差。

最后,信任“佞幸”。所谓佞幸,即依靠谄媚逢迎而得君主宠幸之人。《宋史》列举佞幸十二人,赵构又有幸占一位,他的名字叫王继先。

王继先本来是位大夫,赵构因为在扬州被金军一吓,功力大减,而王继先却有办法让他雄起,于是王医生成了开州团练使、荣州防御使、华州观察使,赵构还特意下诏说,其他人不能以他做榜样,也就是说,医生做大臣,只允许一例,不准开分店。

最新小说: 傻柱的精彩人生 穿越燕云十六声之问剑绣金楼 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斩神:开局觉醒呆毛王,御主无敌 红楼之觉醒 穿越1644 如懿:人人都笑你,偏偏你最好笑 柯学之从Zero开始的救赎 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