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84章 朱仙镇

第84章 朱仙镇(2 / 2)

基于“朱仙镇之战”并非决定性胜利之战,增加“朱仙镇之战”并不能拔高岳飞的形象,删除“朱仙镇之战”也并不影响岳飞的丰功伟绩,所以,笔者认为,岳珂完全没有必要杜撰和捏造。这是笔者的分析一

其二,所谓“五百人败对方十万人”,并不真是一个人打对方两百个人,而是五百人一齐冲击敌军某一处,该处动荡,全军惊心,从而造成金军一部崩溃,这完全符合战场规则,没有夸张的成分!

其三《岳飞传》记载:“(岳)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 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并没有记载,岳家军是以五百破十万。

第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正文没有记载“朱仙镇之战”,但在卷一百四十三末尾的附录中,提到“其(指岳飞)用兵也,尤善以寡胜众……其战兀术也,于颍昌则以背嵬八百,于朱仙镇则以背嵬五百,皆破其众十万余。”也肯定了“朱仙镇之战”。

最后,“大破之”并非战场上的大收获,即杀伤、俘获大量敌军,而是战略上的胜利,迫使敌军撤退当然属于“大破之”的范畴。

佐料:岳家军鼎盛时期约有十万人,分为: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水军和背嵬军等十二军。其中背嵬军骑兵八千人左右,加上步军,肯定超过一万人,统一由岳云节制。

毫无疑问,“背嵬军”是岳家军精锐中的精锐。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背嵬军”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王牌部队。

“背嵬军”的名称由来,有多种解释,《宋稗类钞》是这样解释的:“嵬”本指酒瓶,将帅的酒瓶必由亲信背着,因此称为“背嵬”。“背嵬军”就是统帅的嫡系亲军。

也有人说,“背嵬”一词,是西夏党项语的翻译,大概是珍禽猛兽的意思,“背嵬军”其实就是西夏军对作战勇敢部队的称呼,具体何意,已难以考证。

不仅岳家军中有“背嵬军”,历史记载,南宋很多部队如韩世忠、吴璘、李显忠等的部队中,都出现过“背嵬军”。

最新小说: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白话三国志 上古卷轴:火与光之龙 开局之父母被赶出四合院 乱世帝匪 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 穿越洪荒阐教首席大师姐玩嘿了 特利迦:开局变身银河奥特曼 花屋湘军传奇 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