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下台了,赵构是否就停止了议和之路呢?答案是否定的。
公元1132年九月初五日。赵构派遣去金国的“通问使”王伦自金国返回朝廷,这是南宋多次向金国派遣的第一位返回的使者。
自从赵构即位以来,多次向金国派遣使者,但一直杳无音讯。
公元1127年五月底,赵构即位不到一个月,听黄潜善建议,拟派宣义郎傅雱为“祈请使”,让他出使金军粘没喝军营。六月初一日,李纲到应天府走马上任宰相职位,他对这个“祈请使”的名称有异议,李纲进言道:“尧舜大道,孝悌为首要!今日之事,正当枕戈待旦,内修外攘,国家强大,二帝自然而归。否则,就是冠盖相望,卑词厚礼,也毫无用处,陛下所遣使者,只要奉表通问二帝,传达思慕之意就行!”
赵构一听,觉得李纲水平确实高,便命徽猷阁直学士徐秉哲为大金国“通问使”,可徐秉哲不奉命。六月二十一日,赵构又命傅雱为“通问使”,致书粘没喝,通问二帝。傅雱到金军大营后,被金军扣留。
傅雱没音讯,赵构不放心,十一月,又派朝奉郎王伦,代理刑部侍郎,充任大金“通问使”,阁门舍人朱弁为副使,出使金国。王伦到金国后,见到了粘没喝,当时金国正大举南下,无意答复,仍将王伦扣留。
公元1128年五月,赵构不死心,又下诏募出使金国使者,贬职在韶州的宇文虚中应诏。赵构恢复宇文虚中资政殿大学士,充金国“祈请使”,杨可辅为副使。此时李纲已罢相,赵构放下尊严,让宇文虚中捧称臣表,和“通问使”刘诲、副使王贶一同出使金国。
第二年春,金国将宇文虚中、杨可辅、刘诲、王贶遣还。宇文虚中道:“我奉命来北国,祈请二帝南归,二帝没回去,我也不能回去!”宇文虚中等因此留在了金国。不过当时金国刚仿照中原建立各种制度,见宇文虚中有文才,宇文虚中因此得到金国重用,成了金国大臣。
公元1128年十一月,赵构再次招募使者,太学生魏可行应募。赵构任他代理礼部侍郎,充“河北金人军前通问使”,魏可行在澶渊(河南濮阳)见到金军,也被扣留。公元1136年死在金国。
公元1129年五月,赵构起复洪皓为代理礼部尚书,为“大金通问使”,赵构表示愿意去皇帝尊号,用金国的年号,宋朝比照金国的藩臣。为了偏安一隅,赵构也是将脸面豁出去了。当时盗贼横行,洪皓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太原粘没喝大营。金军扣留洪皓在太原达一年之久。然后送至大同,此时刘豫已经建立伪齐,粘没喝强迫洪皓做伪齐官。
洪皓大无畏地道:“我不能迎奉两宫南归,力不能杀刘豫逆贼,我怎会侍奉他?留在这也是死,不愿为刘豫服务也是死!我不愿偷生狗鼠之间,愿死无悔!”
粘没喝大怒,命人推出斩首。旁边有金军将帅感叹道:“真是忠臣啊!”喝止军卒,为洪皓求情,洪皓被流放在冷山(吉林农安)北,洪皓一直坚贞不屈,直到宋金议和后才于公元1143年回宋朝,在金国整整十五年,不辱使节,被誉为宋朝“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