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11年,童贯因为在大宋西面和王厚等收复了部分国土,取得了一定战绩,被赵佶授予检校太尉,宦官获“太尉”之衔,在宋朝童贯是第一位,不仅如此,当年九月,赵佶还派他做副使,和正使端明殿学士郑允中出使大辽。
有大臣提出异议道:“以宦官做使团副使,恐怕契丹怀疑我们国家没人才!”
赵佶不以为意,郑重解释道:“契丹国听说童贯大破羌族,是他们主动提出想见他的。再说,朕让童贯出使辽国,是顺便想让他侦查一下辽国的虚实,这是良策啊!”
赵佶后面这句话才是一句大实话。因为童贯破了吐蕃等羌族,头脑膨胀,认为契丹也可以图取,恰好大宋须派使者去辽国祝贺辽主的生日,因此童贯主动向赵佶要求去辽国,探听辽国军师势力,以便有所图谋。童贯的这个想法,倒是应该予以肯定,不能因为童贯是奸臣,便加以否认!
童贯到大辽,经过卢沟桥时,有一位辽国大族马植深夜拜访童贯,向童贯陈说有灭辽的妙计,童贯和他交谈后,如获至宝,十月,童贯出使辽国后,顺便把马植带回大宋,将他改名为李良嗣,推荐给朝廷。
李良嗣先向朝廷进言道:“辽国东北女真族痛恨契丹入骨,辽国现在的天祚皇帝荒淫无道。如果朝廷从登州、莱州过海,到辽国东北,交结女真族,和他们相约一起攻击契丹,契丹必败!”
李良嗣的奏章激起浪花朵朵,有大臣议论道:“太祖、太宗以来,虽然有这么一条道路,可以连接各番族,但是一直禁止商贾舟船通行,已经上百年历史了,一旦开启,恐怕有害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