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48章 王安石(下)

第48章 王安石(下)(2 / 2)

经过这件事,赵顼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王安石不仅是宰相之才,而且和自己很多想法很契合!王安石当用、要用、马上用!

公元1069年二月,富弼再任宰相,朝中宰相有曾公亮和富弼两人。同时,王安石进位参知政事。任命之前,宰相曾公亮极力推荐,另一位参知政事唐介却极力阻止,他说王安石难以胜任。

赵顼很奇怪,连声质问唐介:“王安石哪方面不能胜任?是他的文学不能胜任?经学不能胜任?还是政事不能胜任?”言下之意,这几方面王安石不如你唐介?就你唐介能?

唐介是有名的鲠,不在乎地道:“王安石好学但拘泥古制,所谈论的都不切实际,如果让他成为执政,朝廷制度一定会有很多变更!”

赵顼不畅快,又问侍读孙固:“王安石能做宰相吗?”

孙固回答道:“王安石的文章写得固然好,做侍从翰林等职可行。可宰相要有大度量,王安石性格偏激狭隘,不容于物,陛下想要贤相,吕公着、司马光、韩维都是很好的人选!”赵顼不以为然。

赵顼下完任命书后,又亲自对王安石道:“世人都不能了解爱卿,只知道你通晓经术,认为你不晓世务!”

王安石很自信地道:“知经术便是晓世务!”

赵顼又问:“爱卿的执政措施,打算先从何着手?”

王安石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如今世道,贤能之士不能行'正道',没有出息者得以行'无道'。普通人不能'行礼',显贵者得以行'无礼'。臣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变风俗,立法度!”

佐料:唐介是和包拯齐名的人物,仁宗后期四大诤臣分别为包拯、吴奎、赵拚、唐介。吴奎、赵拚、唐介都是公元1010年左右出生,而且都做到了参知政事的职位,唯有包拯早出道十年,也曾担任过枢密副使。

顺便说一句,枢密使在宋朝是个很重要的职位,上朝押班排序时,枢密使在参知政事之前。相当于现在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枢密副使大概相当于副总理兼国防部副部长。

唐介在英宗时为御史中丞,赵顼即位,先拜为三司使,公元1068年为参知政事。王安石任翰林学士,中书省对除授官吏拿不定主意事,赵顼的第一句话就是:“应该问王安石!”可见赵顼对王安石的信任。

赵顼说得多了,唐介听得多了,就来气了,犟劲一发,便对赵顼道:“陛下认为王安石可以大用,就提拔他,怎么能让翰林学士参决中书宰相的政事?如此,要执政大臣何用?陛下认为臣不行,就请罢免臣!”

等王安石做了参知政事后,唐介与他多次发生争论,赵顼基本都偏向于王安石,唐介气愤填膺,兼之背上生痈疮,公元1069年四月十一日卒,享年六十岁。

赵顼一听,正中下怀!

最新小说: 精灵训练场:从单挑杰尼龟开始 家人们,捡了个废柴主神要怎么养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港综之我的系统全靠猜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四合院:惊!秦淮如离开了贾家 老祖儿子在线抢救魔道众 星铁:我的逆天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