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身跑到厨房里头,拿了几个芝麻白糖糍粑出来,用搪瓷缸子装着的,塞到了谢诚的怀里。
“饿了就吃,我爹刚捶出来的,热乎着呢,甜滋滋的。”
谢诚有些不好意思,张巧儿却已经塞给他了。
“拿着吧。”
她轻声道,“你饿肚子我会担心。”
谢诚这才接了过来。
他叮嘱了张巧儿几句,而后将搪瓷缸子塞进前头车篮子里,骑车跟着谢昭离开了。
身后。
张水仙和齐根寿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无奈摇头。
“这妮子,送就送,怎么全都端走了?咱们中午吃啥?”
齐根寿一脸伤感。
“到底是出家的闺女不由娘,媳妇儿,我心里咋这么不得劲儿呢?”
张水仙翻了个白眼。
“不得劲去后院把柴劈了就得劲儿了,多大岁数的人了?闺女嫁人了就不是你闺女了?”
齐根寿讪笑了两声。
劈柴。
他去劈柴还不成么?!
…………
湖东县早些年是有纺织厂的。
这个年代,经济闭环,讲究自给自足。
换句话说,一个县城里头,基本上什么厂子都有。
制衣厂,纺织厂,牙刷厂,皮鞋厂等等。
厂子大小就根据市场规模来定。
可是,随着这些年经济复苏,有一批人就开始钻空子,找到了正经做生意的法子。
挂牌。
办一个集体证明,将自己的企业挂在乡镇或者街道办,有一个合法合规的名头,这样就可以明目张胆开始做生意,进入市场了。
而湖东县国有纺织厂就是这样被挤掉的。
挤掉国有纺织厂的不是别人,是黄雨薇她爹——黄振涛。
黄振涛算是意识觉醒比较早的那一批了。
他早些年偷偷干过倒买倒卖,进去过一年,被游街,出来后仍旧执着要自己做生意。
后来瞧见陈东海干起了服装生意,他于是变着法儿打听,终于找对路子。
于是,开起了纺织厂。
有了明面上的路子,他活络了起来,甚至跑到江城进原料,又下了血本引进一台新的纺织机。
生意红红火火做起来,生产出来的布料卖给东海制衣厂。
这些年也挣不少。
振涛纺织厂在湖东县北面,顺着红星大街出去,直走出明兴小学,右拐二百米,就到了振涛纺织厂。
占地三百多平方,二百多个工人,六台纺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