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这些武将世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家传的秘法,一个新的武将,想要顶替旧武将并不容易。
最主要,如今天下太平,世人皆以读书为贵,鲜有人参军入伍,故而,军中对于武将的培养,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况。
随着靖平皇帝提出疑问,众人这才明白,为何要封贾芹为京营参将了,因为实在没人了。
水溶裹挟了开国一脉的武勋世家,这些武勋世家背后,又牵涉很多的军中将领。
这次事变,算是将这些人一锅端了。
如果直接提拔新人,想要达到以往的将领水平,最少也得三五年起步,这还是边境镇守将领的更替。
若是在京营,几乎不用作战出任务的,军中将领的领兵打仗水平,想要得到提升,非常之难,除非天赋异禀之人。
故而,摆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是该换人,还是给那些跟着水溶造反的将领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一时间,大殿里众人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就应该提拔新将领,严惩这些跟着水溶造反的人。
也有人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们只是被水溶裹挟的,应该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火烬、土培、金锻都是经验丰富的大将,具有非常强的统率能力。
将这些人都拿下了,此后若是出现战事,该由谁来出任总兵、督师、都督?
总不能提拔一些没有任何统率大军作战经验的中低层将领上来吧?
因此,这些人主张,给那些中高级将领一次机会,至少不至于一下子,让整个大熙朝的大将都没了。
可那些支持严惩的人认为,水溶以下犯上,可谓是罪大恶极,造反之罪不容任何人赦免,就该全部砍头,才能以儆效尤。
不然,此后那些有野心的人,只会越发的肆无忌惮,毕竟最后都可以赦免无罪。
两边人各执一词,吵吵嚷嚷,接连几天都没有吵出什么结果来。
转眼已经到了十月,靖平皇帝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严惩水溶等人。
可就在这天,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传来。
西戎人举兵二十万,进犯大熙,消息传来时,他们已经跨越了西海沿子,正往西平城进发。
想来消息到达尘定行宫时,西戎二十万大军,已经将西平城围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