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四九城早已褪去了秋日的余温,寒风卷着枯叶在胡同里打着旋儿,光秃秃的树枝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伸展着,透着几分萧瑟。
刘春晓在妇科已经待了三个多月,从最初跟着主任熟悉流程时的手忙脚乱,到如今能熟练地记录病历、协助检查,工作渐渐步入正轨,紧绷的神经也终于有了松弛的余地。
她和顾从卿恰好都是周日休息。
这样的天气,户外早已没了可逛的去处,两人便索性窝在顾从卿的小屋里。
顾从卿找出个小小的煤炉,仔细地生了火,橘红色的火苗在炉膛里跳动着,很快就驱散了屋里的寒气,暖烘烘的热气裹着淡淡的煤烟味弥漫开来。
刘春晓搬了个小马扎凑到炉边,看着顾从清把一小罐粗瓷茶壶架在炉口,又往壶里丢了些晒干的枣片和枸杞。
“这样煮出来的茶,喝着暖身子。”
顾从卿一边用小铁钳拨了拨炉子里的煤块,一边说道,眼神被炉火映得格外温和。
刘春晓笑着点头,伸手拢了拢身上的薄棉袄,指尖能感觉到从炉子散发出的热度。
壶里的水渐渐咕嘟起来,细碎的气泡顶着壶盖轻轻晃动,枣香混着茶香慢慢飘出来,清甜又温暖。
她拿起旁边的瓜子盘,抓了一把瓜子嗑着,听顾从卿讲他实验室里的趣事——哪个研究员做实验时不小心打翻了试剂,哪个课题有了新的进展。
窗外的风呼呼地刮着,屋里却暖意融融。
炉火噼啪作响,茶水在壶里轻轻翻滚,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偶尔相视一笑,时光仿佛被这炉火煮得慢悠悠的,带着一种踏实又安稳的惬意。
顾从卿动作熟练地把煮好红枣枸杞茶的茶壶挪到一旁,将一片铁丝网稳稳架在炉子上,又取来另一个粗瓷茶壶放上去。
他在壶里冲上奶粉,搅了搅,又舀了几勺糖进去,接着把提前做好的糯米圆子一个个丢进去,盖上盖子时,壶盖还轻轻颠了两下。
铁丝网的另一边,他摆上几个橘子和栗子,橘子皮很快被烤得微微发焦,冒出甜甜的香气,栗子壳也渐渐裂开小缝,带着果仁的醇厚味道飘出来。
刘春晓凑近些,看着炉火舔着壶底,听着壶里糯米圆子“咕嘟咕嘟”的声响,鼻尖萦绕着奶香、甜香和烤物的焦香,只觉得这寒冬里的小炉子,烘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真香啊!”刘春晓吸了吸鼻子,看着茶几上烤得滋滋冒热气的橘子,好奇地问,“在哪学的这些?
瞧着倒像是附庸风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