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德初年,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即将赴任,临时任命夏侯端代理定州刺史。当时河北地区尚未平定,窦建德占据黎阳,夏侯端奉命前往招抚,结果被窦建德俘虏。
窦建德失败后,夏侯端重新被任命为秘书监,不久又升任大将军、河南道行台尚书。后来因故被免官,最终在家中去世。
夏侯端在安抚淮左地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淮左地区局势动荡,夏侯端到任后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推行有利于当地发展的政策,致力于恢复生产和安定民心。他的努力对唐朝在江淮地区的统治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根据《资治通鉴》《旧唐书》等史料记载,武德二年(619年)四月,当王世充于东都洛阳僭越称帝、建国号为郑后,原本与其维持表面同盟的窦建德立即作出强烈反应。这位出身河北的农民起义领袖敏锐察觉到政治风向的转变,隋炀帝遇弑、唐朝初立,天下鼎沸之际,王世充逼迫皇泰主杨侗禅位的僭越行为不仅打破了各方势力微妙的平衡,更暴露出其独霸中原的野心,窦建德果断与东都洛阳政权断绝外交关系,在洺州(今河北永年)召开盛大典礼,正式与王世充决裂。
洺州最早在北周宣政元年(578年)设立,因境内有洺水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北省永年区广府镇。
公元578年,北周宣政元年的政令中诞生了"洺州"之名。这座因洺水得名的城邑,自建制之初便与华夏文明进程紧密相连。隋大业三年(607年)的行政变革中,它历经武安郡的短暂更迭,至唐代重归河北道广平郡治所,始终保持着区域行政中枢地位。五代十国的烽烟里,后梁保义军、安国军的旗号在此更替;宋金时期作为河北西路重镇,辖五县之地;元代邢洺路与广平路的建制演变,无不镌刻着王朝兴替的印记。
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和刘黑闼曾在此建都,《资治通鉴》称此地"城坚池深,粮械山积",足见当时盛况。今日洺州,历史遗存与现代文明奏响和谐乐章。"洺州十景"如同穿越时空的画卷:北河春柳拂动盛唐遗韵,龙潭月影倒映宋元诗情,檀台反照诉说明清往事。信宫故址的夯土层中,战国赵文化的基因清晰可辨;唐垒寒烟处,犹闻当年金戈铁马之声。这些文化地标经系统修复,已形成串联古今的文旅廊道。
新时代的洺州,以创新思维激活传统文化基因。洺州不夜城的灯火中,汉代建筑形制与全息投影技术完美融合,非遗工坊与文创市集相映成趣。2023年"永年文化季"期间,数字复原的窦建德点将台场景与实景演出交相辉映,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隋唐气象。定期举办的"四季村晚",将杨氏太极拳、永年西调等非遗项目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