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冲穴:作为三焦经的起始穴位,位于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处。别看它位置不起眼,却蕴含着强大的初始能量。在中医理论中,它就像星星之火,能激发全身的气血运行。当我们出现中暑、昏厥等紧急情况时,可通过点刺关冲穴来开窍醒神,让身体的气机恢复正常。日常按摩此穴位,也能起到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的作用,对头痛、目赤、耳鸣、喉痹等头面部热证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液门穴:在握拳时,位于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它是三焦经里的“液体之门”,有清热降浊、通利三焦的功效。当我们体内三焦经的水液代谢出现问题,如出现口苦、咽干、目眩等症状,或者因上火导致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时,刺激液门穴能帮助调节水液,清除体内的热邪,缓解不适。
中渚穴:在手背部,当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中渚穴是三焦经气血输注的重要穴位,如同交通枢纽,能调节气血的运行。它主要作用于头面五官和上肢病症,比如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等,通过按摩或针刺中渚穴,可疏通经络,使气血通畅,缓解这些症状。同时,对于手指屈伸不利、肩背疼痛等上肢问题,刺激中渚穴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阳池穴:位于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阳池穴是三焦经的原穴,原气汇聚于此,是人体阳气的重要汇聚点。它就像一个能量补给站,能生发阳气,沟通表里。刺激阳池穴,可帮助我们温养全身,改善因阳气不足导致的怕冷、手脚冰凉等症状。此外,对于消渴(糖尿病)、口干、腕痛等问题,阳池穴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外关穴:在手臂上,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外关穴堪称三焦经上的“万能穴”,应用极为广泛。它不仅能治疗热病,帮助人体散热降温;还对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疾病有显着疗效。当我们外感风热,出现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时,按摩外关穴能疏散风热,缓解不适。对于手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上肢病症,外关穴也能发挥疏通经络、理气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