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九还是不甚满意,“一个人恐怕忙不过来,冯啸声去选拔一批脑瓜灵活的中低级将官去荣成辅佐章武,另请刘世功,找几个既不啰嗦,又能出好主意的文官,也去帮忙,不能拖,动作要快。”
“末将得令。”冯啸声声若洪钟,就算是在郑九面前也是一板一眼,整个人似乎完全变了个样。
“征募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旧韩地的中南部前期向凉州迁徙了过多的人口,其次,这些地区风调雨顺,又得殿下庇护,没有再发生什么大灾大疫,虽谈不上有多富足,但安居乐业,不愿意从军当丘八。”
刘世功的脑瓜一直是非常清醒的,他知道郑九的心思,将兵源问题放到了极重要的位置。
这本没有错,因为眼下形势就是列国都对新诞生的大周虎视眈眈,没有强大的军备,膏腴之地也是他人嘴上的肥肉。
但郑九把压力直接传递下去,容易荒腔走板,旧韩地中南部一共有十六郡,近七十个县,安定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有必要要提醒郑九。
“嗯。”郑九很不痛快,但能听懂刘世功的意思,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他也明白,可胸中那团火焰已经越烧越旺,难以控制。
片刻沉默后,郑九还是控制了一下情绪,“尉迟长明和冯啸声共同拟一个章程,从下月起,凡大周在册兵卒,无论兵种驻地,军饷一律翻倍,也包括章武征募的新丁,其二,将佐按品级也涨军饷,具体多少,你二人看着办,定好了给我看。”
“呃,殿下,这可使不得,目前国库空虚,又免了全国两年的钱粮,如此发饷怕是要出大问题。”
“请殿下三思,扩充兵源有多种办法,涨军饷虽然能刺激一下那些丘八,但也是最笨……呃,最不好的手段。”
“……”
“我意已决,两位不必多言。”
郑九冷言拒绝,从玉扳指里不断的往外扔箱子,咣咣咣的,顷刻间堆满了整个厅堂,大约有十来箱,想都不用想,全是金银。
此举,看得刘世功等人目瞪口呆,就连脑瓜子最直的冯啸声都知道,此时的郑九十分烦躁。
“这些银两约有百万,全部入国库,刘世功你要替我算好帐、看好家,一半用于此次涨军饷,另一半请费佳物色好银州、肃州当地的商行、世家,去川蜀国、南楚国尽量采买粮草,有多少要多少,只是路途艰难了一些,我会安排好沿途保护。”
郑九说罢,摆摆手自行离开了。
“要打大仗了。”一直未开腔说话的尉迟长明轻叹一声。
“是呀,殿下恐胸中已有百万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