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菜地和小木屋晃悠下消食。
林清就拉着小推车,出发了 。
其实现在没有什么可采的。
野菜她已经囤的足够了,再加上菜园子里的菜,是绝对吃不完的。
她今天想试试做一个竹筏。
深水区就算了,竹筏做好以后,拴在柳树上,浅水区还是可以探探险的。
竹筏她没有做过,但是看到过竹筏漂流的视频。
看起来是很简单的,只是竹钉能不能将竹筏固定的好。
还是要试验一下的。
竹筏上若是也钉上鞋底的那种树皮,是不是也能防水?
竹筏其实和温泉上的竹排是一样的。
只是用料讲究些,要选用更粗更壮的毛竹。
用来做竹排的是用的中等粗细的竹子,这种就不够用了。
毛竹生长的快,前段时间过来挖笋的时候,还是尖尖的小笋子。
这才半个多月不来,就长成了直冲蓝天的青竹。
林青虽然是第一次做竹筏。
基础的道理还是懂的。
其实就加粗加厚版的温泉竹排 。
按着竹排的方式捆绑好,能承受住一定的重量,就可以在浅水区像船一样滑行。
粗壮的竹子,砍去头,取中间粗细均匀的。
竹根部位微微翘起的,这样能相对减少阻力。
很快,便选好了两根。
直接用草绳绕几圈,捆好。
捆好之后,双臂抱起,一脚踩着毛竹,她这么大的力气都拉扯不开。
看来还是很结实的。
再继续捆下一根。
就这样一共捆了十根毛竹 。
林青才发现新的问题。
这十根的毛竹重量,不是她能承担的起的。
已经捆好了,她也没有想过要拆开。
而且这种光秃秃的竹筏,很让人没有安全感。
林青还打算,在竹筏的边缘处加几根护栏。
最好再弄一个凳子,固定在上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单单怎么把这扎好的竹筏能运到小河里去,就是一个大难题。
从这里到小河边,走路就需要俩小时。
若是再加上这厚重的竹筏,那就更难了。
林青左思右想。
实在想不透,这个竹筏要怎么运到河边。
最简单易行的就是底下装个轱辘的装置,慢慢的控制方向,拖过去。
有了主意,林清就不着急了。
每天早出晚归,用了八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