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是鲜亮的嫩绿。
枯草丛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一簇簇的绿,从土壤里钻出来。
不过七八天,就将这褪去了冰雪外衣的、黑黑黄黄的世界,全部占据了。
四月底,各种各样的野菜团团簇簇的长了出来。
大鹿和大羊,不愿意在啃干草了,就连大鹿最喜欢的南瓜片,它也不吃了 。
每天大鹿和大羊带着两只小可爱,先是在柴垛周围啃食嫩草。
很快柴垛周围新长的嫩草,很快被啃食一空。
林青又把它们赶去了去年烧过的那块空地上。
除了小羊只顾着捣乱,连小鹿都在认真的啃食嫩草了。
这块地,林青是准备用来种麦子的。
去年烧很多落叶和干草,还没有翻地,就被残留的野草种子占了便宜。
大鹿和大羊啃过的,只留下一点草根。
林青把地翻了一遍,所有的草根都用耙子扒拉出来,放在石灶的周围晒。
干这个活的时候,她都是趁天快黑了,或者的天刚刚亮的时候做。
白天天气晴好的时候,要出去挖一些细嫩的野菜了。
几块发现了食物的地方,都被做了记号,只需要隔几天去看看。
去年错过的美食,她今年一样也没有忘记。
首先去的就是河边的浅水滩。
去年她带回来的莲蓬,那里,大概就是浅滩的位置。
如果可能的话,现在这个季节也能挖出来藕。
河面上飘荡着大块大块的浮冰,河水涨了很多。
就算是浅滩,林青试了一下,也有一米多深了。
这个深度的浅滩,可不是林青能克服的了。
而且到了地方,林青才恍然大悟,藕都是长在淤泥里的,不像栗子和浆果是长在枝头的。
想要吃藕,就是挖藕,挖藕,那是专业的事情了。
她不敢去冒险。
不过也不算一无所获。
路过浅水沟的时候,看到了已经长出了几厘米长的芦苇芽。
芦苇芽又叫芦苇笋。
虽然还不到芦苇芽的好时候,也可以先准备起来了。
好吃是好吃,但是很麻烦,很费事。
光煮了之后泡水就得好几天。
所以想要吃,就得提前几天做准备了。
摘的是不少,回去剥了皮,就只有一大把了。
在开水里面煮十五分钟左右。
然后泡在水盆里,早晚各换一次水。
这样泡个四五天才能用来泡菜,或者是跟肥一点的熏肉一起炒。
芦苇芽不能吃,但是泡开的笋子已经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