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下次熟皮子,得把里面的油脂脏污啥的都刮掉才行啊。
反正第一次是用来做实验,倒也得看看,以后怎么改进。
刮干净以后,就挂在风口吹风。
不等到完全干的时候,就像洗衣服一样的揉来揉去。
把一张硬挺的干皮子,泡在草木灰溶液里半个多月,然后晾干再揉成一张柔软有韧性的皮子。
特别有成就感。
这种皮子,跟她印象中的皮毛一体的衣裳,是完全不同的。
就算她已经揉了很久了,也觉得皮子变得柔软有韧性了。
但是手感离做衣裳还差的多。
估计还是有其他的步骤,不过她现在不讲究那么多。
这种皮子,她也不会用来做衣服,只要能缝合起来,做一张垫子铺床上就行。
当处理草木灰埋起来的兔皮的时候,她就无师自通的学会了处理一下皮子。
把里面的油脂脏污都刮掉,然后在雪地里来回的敲打拍打。
直到草木灰抖落以后,感觉皮子柔软了许多。
她灵机一动,把处理过的皮子再次浸泡在草木灰的溶液里。
这样虽然麻烦了很多,最后处理完的兔皮比第一张更加的柔软。
也更不容易掉毛。
当然,和现代那些皮毛一体的衣裳是不能比的。
不过没关系,她自己有替换的衣裳,冬天她也没有想过出远门。
倒也没有想过用这些皮子做衣裳。
做个能防水的皮靴还是可以的。
实在不行就缝合起来做成垫子。
灰兔皮丑的丑了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多熟点皮子好了。
同时,桶里上层的水倒出去。
剩下桶底一层湿粉。
山药湿粉也成了。
林青迫不及待的用湿粉加了水,搅拌均匀。
炉膛里塞了几段木头,大陶罐的水就沸腾了起来。
她取了一个手掌大小的圆片,在热水里涮涮,往上面浇了一小勺山药粉浆。
在开水的蒸腾下,很快白色的山药粉浆开始变得透明。
再过一会儿取下来,放在竹匾里面晾着。
刚开始的粉浆薄厚不均,到最后做的越来越好。
林青沉浸在蒸汽腾腾里收获的感觉。
半盆粉浆,做了五十多片粉皮。
这个粉皮可以凉拌吃,也可以晒干之后,用来炖锅子。
晒干以后,也可以用清水泡开,随便下在肉汤里就是劲道的粉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