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温又承蒙授业恩师举荐,委任了现任的汝州太守,将于一个月后上任。郑温心中早有盘算,行官道犹如身负枷锁,不自在。于是在上任前的一个月内,作画汝州,放纵洒脱一次。
郑温其师,原是历任的汝州太守高蟠,如今辞官于汝州养老。因其世袭功爵的缘故,龙庭之地尚有权势,因此得以举荐才徒。郑温这时归来,也是收到了其师高蟠的书信,信中写道“立秋归家,重事相嘱。”
郑温见书信后,便立即动身,好在今日立秋,赶回了汝州。
二是女人,郑温所爱之人便是瘦马背上托着的女人。
她名叫画秋,约莫三十出头,肤洁如冰,端庄秀丽,两手扶着马鞍,左手拇指上戴着一枚玉戒指,身上披着一件深蓝色的披风,却是个烈女脾气。
七年前,郑温与画秋在龙庭之地相识。郑温原本无意入仕,奈何恩师高蟠催促只得照办。想着在龙庭闲混数载,找个由头便回乡。
不曾想,偶遇画秋,一见钟情。郑温爱慕画秋七年,画秋只将其当做解闷的闲人。奈何七年纠缠,画秋彻底厌倦,索性约法三章,开口答应嫁于他。
一者,互不干预各自琐事;二者,不得勉强做任何事;三者,画秋身世不得告于他人。
郑温答应了画秋的三件事,但对于画秋的身世却知之甚少,碍于画秋的脾气,不敢提,也不敢问。
总之,郑温心里明白画秋迟早会爱上自己,索性糊涂,可见其人也是个痴情的人。人一旦痴情,任何事便都能忍。正因世上的这群痴情男女,有心之人方得以成书,幸哉亦苦哉。
郑温将近况告知老庙祝,老庙祝原是汝山上采药的姚翁,因摔断了腿,腿脚不便只能另寻出路。好在汝州财神庙子甚多,姚翁将珍藏在家的灵芝全部变卖,将银两捐给了汝州衙门,换了个看庙子的差事儿。
姚翁见郑温深夜上汝山,便问了句缘由。郑温告知是前往汝山顶上的城隍庙还愿,七年前离开时,不愿前往龙庭,于是就在城隍庙躲了高蟠两天,临走时随口许了个愿。
未曾想果然高中了功名,今时归来第一时间自然是先来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