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某年少游学之时曾去过文县,
当时遇到一对母子拿着一本无名薄册,来问我那里写的什么内容,”
连钰一本一本翻着集册,神态坦然,极是悠闲,
“我见那书册上面是小越国文字,便询问他们是从何处得来。”
她停下翻书的动作,抬起头,
“方知这书册乃是他故去的丈夫的家传之宝,但此手册只传男子,家中女眷并没有机会触碰。
然不幸的是,这名女子的丈夫死去时,她的儿子尚在襁褓,并没有机会将书册中的字义传授给他的儿子,
所以他们家中便断了那文字的传承。连某粗略翻阅过书册后,告知那对母子,书中所写内容对于那母子并无用处,
若是继续保留此手册,日后恐有灾祸,连某便借此将那册子搞到了手中。
根据那本书册的文字来看,那名妇人丈夫的祖先其实是小越的逃兵,
他们在前朝穆朝的文县安顿下来后,将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以小越文字记录并传承了下来,
所以里面有许多事情,记录的甚至比很多县志还要详细。
连某拿到手后珍之重之,妥善保管至今。”
她突然一笑,走向自己椅子边上的书架,抽出两本册子,递给眼前三人,
“连某人有个习惯,随时要看的东西,一定会在手边留一份,
因那无名书册不单单记录了这一件事,还有不少其他过去真正发生过的事,于日后很多实录上都可以作为佐证。”
三人开始迅速翻阅,很快就在书册的前几页,找到了里面连钰刚刚说到的内容,十分惊异,曹轩风更是难以置信,
“连某当时因此书在凉州滞留一个月,盖因要找当地人证实其中记录。
作为扎根当地无数代的本地人,有不少百姓都知道一些这样的事情,他们虽不一定识字,却会祖祖辈辈的口口相传。
据他们的长辈讲述,书中所记录的这次事件,还是发生在半夜,突然响起的厮杀声和凌乱的火光,使得离得近的很多百姓都是梦中惊坐而起,
也因为当时情况真的十分惊险,不少人都命丧当晚,所以幸存下来的人讲述的,更是栩栩如生。”
连钰看着三人反应,继续道,
“这两本墨迹均是新的,乃是最近所写,焉知不是杜撰?”
曹轩风并不相信连钰所说,合上手中书本摔到桌子上,厉声质问她,
“这本小越文字是连某所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