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医农同济(2 / 2)

王太医仔细阅读,不时点头:"娘娘考虑周全。这医农相结合的思路极好,尤其是将药材种植纳入课程,既能让学生掌握药材生长规律,又能提高药材品质。"

"正是此理。"苏锦绣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医术与农技本是一体两面。良医需懂药材生长,好农亦当知草药辨别。农学院学生若能兼修医术,日后无论行医还是务农,都能事半功倍。"

王太医赞同道:"确实如此。不过,老臣有一忧虑。太医院中保守派势力不小,他们恐怕会阻挠此事。"

"我已预料到这点。"苏锦绣胸有成竹,"所以我们先从基础课程开始,如药材辨识、简易伤口处理、常见病症诊断等。这些实用技能,即便是最保守的太医也难以反对。待课程站稳脚跟后,再逐步引入更深入的医学知识。"

"娘娘深谋远虑。"王太医佩服道,"老臣愿意亲自上阵,教授学生们医药知识。"

"那再好不过。"苏锦绣欣然道,随即话锋一转,"对了,太医院可有新进展?那些我们改良的治疗方案推广得如何?"

王太医面露难色:"正是此事老臣想向娘娘汇报。新法虽效果显着,但太医院中抵触情绪颇重。尤其是几位资历深厚的老太医,坚持传统医法不肯变通。如今院中已隐隐分成两派。"

苏锦绣并不意外:"这在预料之中。变革之初,阻力总是最大的。"她思索片刻,问道:"太医院近来可有棘手病例?"

"有一例。"王太医眼前一亮,似乎明白了苏锦绣的意图,"户部侍郎之子患怪病,高热不退、身发紫斑、口舌生疮,已延请多位太医诊治,却无明显效果。"

"此症我曾见过。"苏锦绣微微颔首,"正好可借此机会展示新法成效。你回去准备一下,我午后便去太医院,亲自为那侍郎之子诊治。"

"娘娘医术精湛,定能手到病除。"王太医欣喜道。

两人又详细讨论了医学课程安排及教材编纂事宜,达成一致后,王太医告辞离去。

苏锦绣随即命巧儿准备轿辇:"先去一趟农学院,然后再去太医院。"

最新小说: 臣妻 绑定扶持,开局暴击十万倍 武道献祭:开局被祖师爷盯上了 边关兵王:我靠杀敌养妻女! 野性考验 和初恋官宣后,装瘸前夫气得站起来了 娱乐:全网黑我,我票房百亿 魔本为尊 伪像报告 我不做上神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