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真诚地说:";这便是娘娘最大的功绩啊!不只是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可以持续运转的制度。即便百年之后,无论谁来执掌农医大权,都必须按照这套制度行事。";
苏锦绣欣慰地点点头。这正是她最为骄傲的成就——将农医改革从个人意志转变为制度传承,从临时应对变为长效机制。
";去吧,按预案行事。若有异常,随时向我禀报。";
送走赵明远,苏锦绣再次投入到《农医典章》的修订中。这部典章不仅记录了技术和方法,更详细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职责和考核标准。她特意加重了对官员渎职的惩处力度,确保改革政策不会因人事变动而中断。
午后,萧承煜如约而至。自从苏锦绣登上后位,两人便养成了每日共议国事的习惯。今日要商议的正是农医改革的长远规划。
";爱卿辛苦了。";萧承煜走进内殿,看到堆积如山的文书,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苏锦绣起身行礼:";陛下言重了。为国分忧,臣妾分内之事。";
萧承煜挥手示意她坐下:";今日朕特意空出半日时间,就是想听听爱卿对农医改革未来十年的规划。";
苏锦绣神色郑重起来:";臣妾认为,农医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要真正实现国泰民安、永续发展,还需从三个方面着手。";
她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规划书:";第一,人才培养。目前各省农医学院已初具规模,但师资力量仍显不足。臣妾建议从中央农医学院选拔优秀人才,分赴各地任教,同时鼓励各地方结合本地特色发展研究方向。";
萧承煜点头表示赞同。
";第二,制度建设。《农医典章》已经初步成型,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特别是考核机制,要确保地方官员真正落实政策,而不是敷衍了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科研创新。臣妾提议设立农医研究院,专门负责新品种培育和医术研发。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