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后来呢?”我急切地问道。
“后来,赵王司马伦起兵。”大师继续说道,“他废了贾后,还杀了惠帝太子,甚至自立为帝。他的这一行为,彻底引发了其他诸侯王的不满,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联合起来讨伐他。这就像点燃了一把大火,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从此,诸王混战的局面彻底展开。”
“在这场混战中,各方势力此消彼长。”大师神情严肃地说,“齐王司马冏推翻司马伦后,短暂掌权,可不久后就被诛杀。长沙王司马乂击败司马冏,却又被司马颙烧死。司马颙联合司马颖攻入洛阳,最终兵败被杀。司马颖一度控制朝政,后来也被司马越击败。而司马越,成为了这场内乱的最终胜利者,他毒死惠帝,独揽大权。在这长达16年的时间里,诸侯王们为了争夺控制权反复攻杀,洛阳、长安多次易主,混战波及黄河流域,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生凋敝,经济崩溃。”
我听得目瞪口呆,这场内乱的复杂程度远超我的想象。“那八王之乱对西晋王朝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我关切地问。
“八王之乱对西晋王朝来说,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大师痛心疾首地说,“战乱导致数十万人死亡,经济全面崩溃,军队损耗殆尽。西晋王朝的国力在这场内乱中被消耗得一干二净,再也无力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于是,北方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趁机南下,史称‘五胡乱华’。”
“那西晋就这样灭亡了吗?”我焦急地问。
“是的。”大师沉重地点点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永嘉之乱’。到了317年,西晋彻底灭亡。司马睿南迁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建立了东晋,中国从此进入了南北朝分裂时期。八王之乱,不仅让西晋王朝走向了灭亡,更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