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澜沧江、金沙江、怒江北上,三条大江自北向南,从青藏高原南下,进入云南,此行,正是顺着三条大江逆流而上。
三条大江,东西相距不过四十里地,但三条大江并未交汇,而是自己走自己的,当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
大军北进,自然也乐得如此,大军分为三路,沿岸向北推进,水源、路线都能得以保障,不至于断水或者迷路。
虽然路途崎岖,但好在之前云南和藏地的交流路线,勉强能够行军,虽然慢,但不至于无路可走。
二月十六,经过一个月的行军,海拔已经爬升到了三千多米,而此时的大军,也是艰难的离开了云南地界,进入了朵甘区域。
首先第一个遇到的,就是乡城。它的旁边,则是后世极为出名的稻城,可惜,现在还没有形成城池。
当右路大军曾英率军围了乡城,经过交涉,才得知,驻守此地的和硕特千户,已然逃跑,只剩下当地的藏民穷的叮当响。
又是一个月的行军,三月初八,曾英率部抵达原磨尔勘招讨司所在的巴塘城,驻守此地的,加起来有两个千户。
和硕特八旗兵一千不到,组织的当地藏兵,两千余,固守城池。
和硕特仿照清朝,建立八旗制度,但他们人丁单薄,且攻占青海没几年,现在攻占西藏和朵甘也是不到两年。
其本部的蒙古精锐骑兵,组建的八旗军仅仅两万左右,然后配合藏地贵族和达赖政权,征集藏兵总共也就四万多不到五万。
构建了一套以蒙古军事力量为核心、政教分权为框架、地理要冲为支点的防御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和硕特蒙古汗王-固始汗-图鲁拜琥掌军,达赖系统掌教,也就是行政管理。
又分封班禅,加尊号分化达赖对宗教的统治,达赖则迫于军事胁迫,暂且妥协,不过,也是在积极谋划反叛独立。
其结果,就是拉萨河青海两大基地驻军较多,其他广袤的青藏地区,兵力短缺,只能维持对藏民的统治。
这不,曾英率领的东路十万步兵加一万骑兵,包围巴塘后,在城外两百米,以良心大炮和虎蹲炮轰击,当场就给蒙古人炸懵了。
这么远的距离,他们的弓箭防御,根本摸不到,只能被动挨打,而这,还是明军没有携带野战炮的结果。
此行多为山路,不利于大炮通行,是以,此次进军,仅携带了便捷的虎蹲炮和良心炮,加上几万步枪,手雷等等火器,其他的就都是冷兵器了。
不过,这也足够了,待蒙古守军被炸的抬不起头时,工兵快速抵近,在城门口安装炸药包,一声地动山摇的巨响晃动过后,不光那木制的城门被炸成了几块轰然倒塌。
就连那土城墙都炸出了数道裂缝,然后,就是顺理成章的骑兵打头冲入城内,步兵跟进,展开了城内的进攻,一时间,枪声大作。
光先头进去的两万步枪,就基本将城内的顽抗份子枪毙完了,很快残余的一千余蒙藏联军就跪地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