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望着远去的花轿,脸上笑意未减。
他对仆人说:“今日相聚甚是欢畅。”仆人点头称是。随后,二人相伴,转身回那庭院之中。
王母娘娘和大家坐在轿子里,心情也是格外舒畅,轿子里弥漫着淡淡的喜悦氛围。
李清照轻轻撩起花轿的帘布,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惊喜,她笑着对身旁的泰山奶奶说:“泰山奶奶,您看这外面的庄稼,太好看了!”
泰山奶奶也微微掀起轿帘一角,目光温柔地看着外面,说道:“是啊,这田园风光,就是一幅天然的画卷。”
李清照的目光落在那夜色里随风摇摆的谷子上,她轻声说道:“您瞧那谷子,在风中摇曳生姿,好似一群娇羞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嗯,这谷子长得如此茁壮,想必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泰山奶奶点头应和着。
李清照轻轻地吟起:“
月色倾洒田亩,
谷穗风中轻舞。
恰似女娇羞,
乱了易安诗谱。
低诉,低诉,
惊起宿鸦无数。”
这时,青鸟使者青羽也正掀起帘布观看,兴奋地指着外面说:“那红高粱的穗子沉甸甸的,风一吹,沙沙作响。”
申姜跟她一个轿子里坐着,听青羽这么一说,就掀开帘子看着说:“这红高粱啊,可是庄稼人的宝贝。它不仅能酿酒,高粱米还能煮出香喷喷的饭食。”
到了一块玉米地的小土路上,抬夫有些累,就落轿子歇息一会儿。
大家走出轿子,也顺便透一透风儿。
玉米地里传来了拔节声音。
王母娘娘也被这热闹的景象感染,说道:“这玉米拔节的声音,就像是生命在欢呼,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李清照好奇地问:“娘娘,这玉米是如何长成的呢? ”
王母娘娘耐心地解释:“这玉米啊,先是种下种子,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慢慢发芽,长出茎秆,然后不断拔节长高,最后结出饱满的玉米棒子。”
大家继续踱步四处看着,那一片地里的大黄豆在夜色中也显得生机勃勃。灵儿说道:“你看这里有一片黄豆地,豆角长得真多、真大。”
“是啊!等豆子熟了,脱离了外面的皮,就可以做豆腐,炸豆油,还可以煮着吃......”观音菩萨也参与到对话中来。
往前看,一片地瓜地,瓜秧子在地上蔓延着。
她们趁着轿夫歇息着,在这里尽情地欣赏着农田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