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怪他,毕竟他一介草民,能得到如此殊遇,令谁都会疑惑的吧?他的反应也不无道理。
只是姬忽昨夜安排时,已经很照顾他了,只给他三人最低等的待遇。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还是令李彘儿受宠若惊。
其妹李环儿也是十分震惊。她只有十四五岁,平时都跟着哥哥一起生活,自然是一见到超乎认知之外的事情便找哥哥询问。
可今天哥哥也不知道哪儿去了,她便吓得也躲在房中不敢出来。
下人见他们不出,也没有办法,只好留了一人随时伺候他们,其他人便去做日常之事去了。
姬忽的这安排,是按照昨夜晚宴上给他们给的职位来的。
所以南宫长万的待遇最好,猛获次之,而李彘儿完全是因为沾了二人的光,才被分到这府宅中的。
但是他们三人毕竟已经是结拜兄弟了嘛(注:在出发时三人就已经结拜了),姬忽也不得不为其权衡一下,还专门将他们的府宅分得很近。
而那些下人,除了每府的两个舍人头子外,其余则都是奴隶籍的。他们都没有身份和地位,对郑国来说相当于是黑户。
不过奴隶制度在华夏大地已经成百上千年了,故而他们也被训化得十分听话老实。这也是为何贵族们不愿放他们为民的原因。
而姬忽将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奴隶释放出来,不过怎么放呢,他还是犯了难。
一些生来就为奴隶的,自然好说,直接赋良便可。可是另一些却是获罪被贬为奴隶的,这部分人如果赦免其罪,那就不好震慑群臣和百姓了。
有些时候,这些严酷之法的存在,还是有它的道理在的。
你要是取消了奴隶制,那么很多因此犯法的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那样对有现代思想的姬忽看来,完全是草菅人命,故而他不允许那样的滥杀在自己的国家发生。
与其让他们都死了,还不如让他们做一个奴仆,这样也算是让他们能活下去了,再将他们的后代赋为良民,这不失为一种法子嘛。
说到底,姬忽还是拿他们国家的奴隶制有点儿头痛的,毕竟这近乎千年的顽瘤,哪能片刻被他所治?
在郑宫的大臣们,听说了国君昨天亲自出三里之外,去接一个宋国乡下来的百姓,皆是颇有微词。
“国君,您贵为一国之君,怎能屈尊下礼?此乃我郑国百年来之耻辱。”大夫傅瑕道。
姬忽看向了傅瑕,脑中搜索着关于他的历史,发现此人就是个吃里扒外之人,顿时没了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