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讨价还价(1 / 2)

随着那老伯说明原由,众人才明白。

原来现在的卫国,跟几年前的可大不一样了。

卫国本身与郑国相邻,所以郑国的改变,他们也是第一时间就看到了的。

以前因为郑都在荥阳,离卫国近。所以每逢郑国有啥新政策,卫国就跟着有样学样,模仿起来。

两国本来是同姓诸侯国,故而也就不分彼此。大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着。

可是在当初州吁篡位后,两国关系就到达了冰点。虽然后面卫宣公即位,关系稍有缓和,但还是大不如前了。

所以,最后郑国迁都,将都城迁到了离卫国较远,但更繁荣的新郑。

从那一刻开始,郑国的新政就不再是第一时间传到卫国了。

卫国那边看到的,也往往是郑国新政的效果。

就比如这由张忽提议,庄公操刀的改革吧。一开始效果不明显,所以也就没有引起卫国的注意。

可等到进行了一段时间后,郑国突然间财政收入翻倍。这突然的变化,让卫国上下,众皆眼红。

于是这卫国,也就学着郑国的样子进行了改革。

说是改革,其实不过是拿着郑国的政令,去生搬硬套,丝毫没有顾及到卫国的国情。

这就导致了,郑国的法令,在卫国行不通。

着手这件事的大臣看到,怕宣公责罚,于是就欺上瞒下,造就了更不合理的制度。

首先,卫国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国家,以前,每年都要向周边各国出口大量的粮食。

那大臣直接改了,让民众弃农经商。

于是乎,这几年卫国粮食减产,从以前的粮食出口大国,变成了依赖进口才能满足自己本国需求的国家。

本来他们可以像郑国一样,靠经济盘活这一切。毕竟周边粮食充裕的国家很多,他们完全可以买来食用。

可问题是,卫国他没钱呀!

整个卫国,上到国君,下到臣子,每日骄奢淫逸,已经把国家给掏空了。

这就导致卫国的普通民众,没有钱去购买高价的进口粮,只得吃草根树皮,日子过的非常的艰难。

现在,卫国每年都要饿死很多人。

而来卫国经商的商人们,也大多不是好人。

除了些许郑国的商人外,像齐鲁晋虢等国,他们的商人都是来哄抬物价的。将原来的一金可以买十斗的谷子,变成了如今的一金一斗。

而先前的郑国商人,虽然粮价卖的低,但是手中的粮食也有限。在卖出了最后一粒粮食后,郑国的商人纷纷关闭粮站,离开卫国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凡人修仙:我能变废为宝 神雕之穿越尹志平 刺杀夫君失败!我为保命趴他怀里哭 四合院:穿成傻柱,开启逆袭人生 我自地狱来 魔灵塔打杂三年,我偷偷成仙了 内娱教母重生九零,港商大佬超旺她 玄尘剑主 女帝赐婚贬我为奴,我反手觉醒天谴图录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