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把这句话说出来时,恰巧被外边起夜的下人听到,他把这句话记下来,传给管家后,管家又将这句话传到桓王近臣耳中。最后被桓王听到。
桓王只觉得是姬忽想家了,于是特批三个月的假,让姬忽回郑国探亲。
张忽没想到,竟然有这种好事,于是赶忙领旨谢恩。在洛阳采买了一些物品后,带回郑国去了。
其实张忽的话传到桓王耳中这件事,张忽完全不知情。只能说人的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张忽就是这样有着大运的人呀。
郑都的众人听闻姬忽回国探亲,众皆欢喜。
世子府张灯结彩,好不热闹,下人们在总管大人的安排下,忙上忙下,准备好府中装饰,以及宴会酒食,歌舞,只等姬忽回来。
庄公甚至放下国事,亲自出城迎接他。
一看到父亲带着车辇来接,张忽赶紧从车上跳下,对庄公说。
“父亲,儿已经是大人了,自己知道回家的路,您和母亲大人只要在家中等候就行了。”
因为张忽看见,母亲也在后边的舆车中。不仅如此,车后边还出来一家老小。
看着大家鱼贯而出,张忽顿时一股暖流在心头激荡。没想到,一家人都来迎接他了。
庄公道:“儿你一去就是三年,这三年,除了每个月有书信寄来,其他情况我们一概不知。而且你在书信上也不说你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或者桓王有没有为难你呀。我们太不放心了,所以大家一听到你要回来的消息,就迫不及待地要第一时间见到你。我也劝不住他们,本来只准备我一个人出来呢,可他们都要来,我不让,他们就偷着过来。”
张忽这才知道,自己已经去周都三年了。在回新郑城的路上,他开始回顾自己这三年所做的一切。
他只记得,这三年来主要是在帮天子批阅奏章,有些还好,但是有些事就离谱到极点了。
像是谁家的狗下了几个崽子,问天子应该分给谁。哪位诸侯要娶亲了,应该送多少奴隶啥的。总之,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
甚至有一次洛阳城中两个流氓因为一个女人而打架,还要报上来让天子定夺。
对于这件事,张忽直接选择各打五十大板。
理由是,你们两个打架,竟然没有打出个胜负,最后连人家女方,都不向着他们中的任何一位说话,最后还选择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