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谢玉遥一开始不叫谢玉遥,叫谢承,从出生前就承担了父母所有的梦想与希望。父母希望他成才,希望他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
所以5、6岁时,小谢承会因为写不出奥数题,不够用功,被关进狭小的衣柜里反思;会因为叫不出外八路亲戚的称呼,没有礼貌,被当众打嘴教训;会因为没有参加幼儿园的文艺汇演,不会交际,被回到家的父母言语训斥,没有饭吃。
而上学后的谢承,要实现母亲的文学梦,拼命学习写作,好不容易等他真的拿到了奖,产生了兴趣,满足了母亲的喜好,又要遵循父亲“学理是唯一出路”的看法,放弃更擅长的文科,拼命攻读理科。
好不容易考上了最好的大学,秉持着“养儿防老”的父母,却害怕他真的飞出去的,一面大办宴席吹嘘自己的教育,一面悄悄修改他的志愿,让他留在当地上个普通本科。
然后,就开始向他索求回报,仿佛他不是去上大学了,而是一夜暴富。这漫长的痛苦的一段时光,一直持续到他25岁。这25年来,他听到的最多的就是“你不听话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