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解决问题的辩证法(2 / 2)

为保证战争爆发,各地拥有自力更生,各自为战的能力,全国各个县城还要分别建设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

倘若战争爆发,这些位于县一级的工厂与企业,将成为各地赖以抵抗的重要基石。

由于一系列问题影响,建在各县的工厂属于仓促上马项目。

架子有了,人员编制也算充足。

但是没有足够的工业设备,技术人员,生产材料。

随着时间进入七十年代,战争阴云逐渐散去。

位于县城工厂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

没有了战争威胁,这些县级工厂的存在意义自然也就不大了。

一切人员和物资优先供应市级企业,省级企业和部属企业。

除了养活一大批人,提供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

工业产能近乎于零。

“老李,开设工厂可不是儿戏,我看还是要三思而行。”

“没有技术工人和专家,一次性筷子这种洋玩意,咱们能搞明白吗?”

“除了缺乏这方面的人员,还有一个问题也不容小觑,咱们这里没人和小日子企业打过交道啊,纵然请市里或者是省里的相关同志帮忙,我看也够呛。”

与会众人各有担忧。

除了生产筷子的林木资源,建设工厂的资金,技术,销售渠道,县里可谓是要啥啥没有。

这要是搞砸了。

今天参加会议的众人,一个都别想跑。

李文斌提出在陆家庄搞一家集体企业,专门生产出口的一次性筷子。

听起来,这门生意大有可为。

通过当地种类繁多的林木资源加工筷子,将这些筷子卖给小日子。

可是任何生产,都离不开机械和技术工人。

谁能保证项目一定会成功?

如果失败了,挤压的商品,投入的大笔资金,这些责任由谁承担?

“关于领导们的各种担忧,我本人是非常认同的,也正是因为,筷子厂才非搞不可。”

眼见李文斌眉头紧锁,陆远知道该他上场了。

马万里点上一根烟,饶有兴趣地说道:“陆远同志,你既然认可大家的各种担忧,为什么又说筷子厂非搞不可呢?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这并不是前后矛盾,而是一种辩证的态度。”

陆远淡淡一笑道:“胡主任不愧是咱们县里的老资格干部,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咱们县长久以后始终是农业县,县里的各家企业和工厂,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严重缺乏机械设备,技术工人,各类生产材料。”

“也正是如此,筷子厂这种投入小,见效快,半工半农的企业,才是我们发展经济首选。”

通过先抑后扬的方式,陆远的发言成功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首先。

陆远没有否认以县里的能力,确实不适合搞大工业项目。

其次。

认同胡学文的发言,等于认同大多数与会人员的担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鬼媒 天才少女,她是黑暗克星 佑君安 谁伴我封神 识迹 高维崩塌,不愿献身的我提前灭世 锦丝行 芙蓉灯下骨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