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张贴着周迅为玉兰油代言的海报,音像店循环播放着陈奕迅的《好久不见》,公交站台旁的报亭售卖着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九月和妹妹花了一周时间,逐渐熟悉周边环境,知道了菜市场哪家摊贩的菜最新鲜,也摸清了去图书馆的公交路线。可随着新鲜感慢慢淡去,生活的压力如同厚重的阴霾,悄然笼罩过来。
每日看着爸爸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昏暗狭小的出租屋内进进出出,身影显得愈发单薄。九月和妹妹心疼不已,一番商量后,决定去工业园碰碰运气,那里工厂林立,或许藏着改变家庭命运的契机。妹妹刚满十六岁,在这个用工监管日益严格的年份,未成年的身份无疑是找工作路上的巨大阻碍;而年满十八且高中毕业的九月,心底还留存着一丝期待,觉得自己多少能有些优势。
天刚泛起鱼肚白,城市还沉浸在梦乡,九月和妹妹就轻手轻脚地起了床。她们站在那面有些斑驳的镜子前,仔细整理着装,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成熟、干练。九月穿上洗得微微发白的蓝色衬衫,搭配一条黑色长裤,将乌黑的头发整齐地束在脑后,神色中透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妹妹身着素色连衣裙,外搭一件洗得有些褪色的薄外套,眼神里满是紧张与期待。两人相互打气,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出了家门,脚步坚定地迈向未知。
她们来到的第一家工厂是织布厂。还未靠近,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便如汹涌的潮水般扑面而来,震得人耳鼓生疼。走进工厂,闷热的空气裹挟着棉絮的味道,像一层厚重的纱帐,让人呼吸都变得艰难起来。九月紧紧拉着妹妹的手,小心翼翼地走向招聘处。招聘处的桌前坐着一位中年妇女,她面容冷峻,眼神如鹰隼般在文件与姐妹俩之间来回扫视。
“你们有织布经验吗?”妇女头也不抬,声音里透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
“没有,阿姨,我们刚到海城,但我们学得真的很快,您能不能给我们一个机会?”九月急切地说道,眼中满是渴望,声音微微发颤,生怕错过这一丝可能。
妇女终于抬起头,上下打量着她们,嘴角微微撇了撇,眼神里满是怀疑:“织布可不容易,工作时间长,强度又大,你们两个小姑娘,怕是坚持不下来。”
“阿姨,我们不怕吃苦,真的,我们家里很需要这份工作。”妹妹在一旁补充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哀求,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妇女沉默片刻,随手递来两张表格:“先填个表吧,等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