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之战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总之小鬼子吃亏就吃亏在人数实在是太少了。原本海港保卫力量只有一个大队的海军陆战队,之后大厅鉴一又派过去一个大队的宪兵部队加强其防御能力。是可惜两个大队不足两千人的队伍要硬扛一万多人全副美械装备的伪军?那不就是不自量力螳臂当车吗?
在没有炮火只有博福斯高射机炮的掩护下,一万多部队朝着港口守备队的防御工事发起了进攻。小鬼子妄图依靠混凝土工事的犀利阻挡住进攻的梦想破灭了。二十毫米高射机炮放平用穿甲弹打击混凝土工事就如同用筷子扎豆腐一般简单。机炮一梭子子弹打过去,工事里的小鬼子基本上都是身首异处了。没有碉堡工事的反击,剩余的小鬼子的单兵反抗就显得滑稽无比。
几十门博福斯高射机炮放平之后的打击犹如开了挂一般。那边有重火力射击,立马就会遭受到三到四门高射机炮的重点打击。一时间小鬼子一个个的碉堡混凝土工事都变成了燃烧的火炬。就连小鬼子的迫击炮阵地也未能幸免。一架架迫击炮被打成碎片飞上天空,小鬼子的防守反击力量在一次被暴虐。
当对面阵地上的重火力被一个个定点清除的差不多时,冲锋号在这一时刻被吹响了,一群群士兵端着冲锋枪一边嗷嗷喊着一边朝着对方阵地冲了过去。
冲锋陷阵伤亡是必不可免的!但是当黄书郎的冲锋部队冲进去之后,一边倒的屠杀开始了。一方是打一发拉一下大栓的三八式步枪一方则是弹药充足的美式汤姆逊冲锋枪!谁强谁弱一目了然。很多小鬼子只来得及开一枪就被冲锋枪扫倒在地。而大多数鬼子则连开枪的机会都没得到。黄书郎的部队冲的太猛冲的太快了。很多小鬼子稀里糊涂的就变成了真正的鬼了。
这一仗,黄书郎提前有交代。能杀多少杀多少不要在意俘虏。真有懂事缴枪投降的小鬼子最好先给他一梭子再看看他是否是真投降。在黄书郎的观念里,只有死了的小鬼子才是好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