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心想:这孩子聪明机敏,今天却这个样子,是有什么用意?也好,横一横,不然怎么把鬼王师弟的架势横出来……
明帝轻笑:“礼部,你来回答他的问题。”
站出一个官员说:“天子龙威,恩泽四方。百官代天子巡守,牧养万民。其如再生父母,故民间有父母官之说,跪尊父母,情理所然……”
徐骄笑道:“大人,那是期望,不是现况。百姓是期望官员像父母一样对待他们,但事实可是如此么?我打个比方,大人不要介意。如果现在不问情由,把您拉到街上砍了。你觉得,百姓是会鼓掌叫好,还是潸然泪下……”
官员一时无语。
有个声音说:“估计是叫好的多。”
徐骄循声望去,说话的正是京兆尹温有良。
不能一味的横,还得软一下。
徐骄向前一步,冲着明帝拱手,微微弯腰:“陛下,我认为,应该取消见跪之礼。百姓见了官员就要跪下来,致使官员高高在上,眼高于顶。向来朝代没落,都是从官开始。不正,不公,不廉。民心丧,天下崩乱。民不畏官,则吏治清明。官不畏民,则民生凋落。明老先生,不知道小子说的有没有道理?”
明中岳微笑:“有道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你祖父徐元是朝治高手。你且问他……”
徐元说:“民不畏官,则易乱。易乱,则地方难治。官不畏民,则易贪。易贪,则吏治腐败。这是两难之事,主政者,只能微调平衡。陛下以为老臣说的可对?”
明帝笑道:“几十年来,阁老费心了。徐骄既是鬼王师弟,从明君那里算起来,上殿跪君,确有些不妥。徐骄,让你来,是因为明居正说,三江王应对乱民之策,出自你手?”
徐骄看一眼明居正,心想:也只有你我,知道这法子的妙处。
于是回道:“是我的主意。我与世子李渔,本是旧识,那日看他愁云不展,问及缘由,竟是因废除贱籍而起。便想到这个办法。”
看向明居正,又说:“明大人,这办法容易得很,应该难不住你呀。”
明帝看向明居正:“是这样吗?”
明居正回道:“此法我早已想过,只是推行甚难。但若能实行,不只乱民可平,亦可打下千秋万世之基业。”
户部官员站出来说:“明大人,哪有那么多田地可分,三江源乃是封地,三江王自可以大方。但天下田亩,都是有主之地,怎么分……”
明居正说:“敢问大人,之前国库不足,在下建议盐铁专营,可曾有所缓解。”
“那确实是个好办法。”徐元说:“稍解燃眉之急,但应对朝廷开销,仍是不足。但只军需一项,朝廷十六卫,数百万大军,便是不小的开支。内阁正在研议,将裁撤八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