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给他们说一下就行,这个简单,散会,每人拿几串,酒呢,你们自己看着吧,我走了。”杨朝阳喝了碗中剩余的酒,站起来拿了两三只烤串,走啦。
“杨老辈子,朝阳叔怎么啦。”有的小辈看着杨朝阳的背影问道。
“怪不得有人说,家大业大很伤神的,现在我相信了,你朝阳叔在考虑这个是问题,你看一下上面记载的这些东西,八九千两,这个只是基础,真的做好的话,没有一万八九千两,想就不要想。”
“这么多啊?”有的小伙子一下就吓立起来了。
“一次性投入,很多年的收益,你们只看见眼前,却没看见后面,而杨小子却看见了后面,考虑的更长远,我们不如他,这个你们的承认。”杨老幺拿起桌子上的本子夹在腋窝下走了,又回头喝了碗中的酒,拿了几只烤串。
其他的人看着这一幕,都相互的望了望。
“都回去歇歇吧。”
……
瑞雪兆丰年。
杨氏祠堂里面,几堆大火烧得挺旺的。
墙上,挂了一块很大的黑板,就连族长大爷爷,也坐在下面火堆旁边看着上面的杨金花讲解,脸上露出安慰的笑容。
杨朝阳在下面飞快的记着,其他的人只是傻愣愣的听,不知道你听懂没有?
杨金花在上面也傻傻的看着大家,也不知道大家听明白没有?
“金花,这个有成功的案例吗?”杨朝阳突然问了一句。
“有哇,湖山县城很多乡村就是按照这个来做的,这可是当年先生告诉他们的,现在怎么说呢,富得流油,办事不能把自己的牌子给砸了,这才是主要的。”
“你去过?”大爷爷站了起来问道。
“老祖宗,我们才去了不久呢,国家体恤我们没日没夜的工作,在大雪来临之前叫我们去湖山县城旅游了一下,很多人呢,分批去的。”
“我们除了去游山玩水,还特地的去了解了他们的运作方式,当时让我觉得大开眼界,还特地的想了想,我们杨家村的优势在哪儿,但是经过这一次贡蜜的销售,我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觉得百分百的可行。”
“金花,要不你留下来带我们。”杨朝阳突然提议。
“杨叔,现在我们是国家工作人员,不能凭自己想怎么就怎么?现在国家正需要人才,我们不能这么自私。”
“金花,你说的话很对。”大爷又坐下来,给予了肯定。
“金花姑姑,我问一下,如果这样修的话,哪来的图纸呢?”有个人问了一句。
“这个我可以给你们去问,应该问题不大,在京都有人专门设计这种图纸的,住宿,洗澡还有厕所,这都是设计在一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