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盯着的段青玉心里面有些不自在,但表面上还是风轻云淡的样子,让人看不出一丝错漏。
只是被这样羡慕的眼神盯着,他心里面也有些毛毛的。
两个人在酒楼里面一边吃着饭菜,一边聊了聊些诗书经集,东扯西扯竟然天南海北的说到了农桑之事。
段青玉本来就是一个极其有才华的人,在读书上面自然是不用多说。这几年游学的经历也让他懂了民生。
可是没想到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少年却能够跟上自己的思维,在一些方面的观点也格外的别出心裁。
而且他虽然是行商之人,但却格外的看重民生的事情。这让段青玉实在是意外。
他有些见才欣喜,觉得这样好的人才不应该去做商人。如果他能够科举当官,一定是能够让一方百姓安居乐业的好官。
看着这少年还年轻,段青玉也忍不住劝诫到:“你不如去书院里面再学习几年,如果你能够通过科举也能够改换门楣。”
先帝曾经就准许过商人科举的事情,虽然得罪了不少士子读书人,但是这项指令还是发送了下去。
这些年来也有一些商人通过科举改换门楣,他觉得眼前的少年也是个好苗子。
让自己去读书,沈一行脸上的笑容都有些僵硬了。上辈子读了那么多书,这辈子赚钱之后也请一些先生教导学习。
只是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可能一直停留在书院里面?
而且他学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如果要学的话,那也是学屠龙术。
沈一行面不改色地拒绝了眼前这个帅哥的好意。也不看他脸上的惋惜之色。
现在他正在琢磨造反的事情,怎么有空去读书呢?
看着眼前才华横溢的段青玉,沈一行十分的满意,未来这样的人肯定是能够派得上用场的。
虽然这位如玉郎君确实长得不错,但沈一行现在眼里的都是他的价值。能够通过和段青玉交好说不定后面也可以搞定段太师。
这位太师几年前辞官回乡,应该是想要明哲保身的,只可惜后面又被人给请了回来。
这些年夹在皇帝和丞相之间,赵国有两朝元老的处境也有些尴尬。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是国之栋梁。
汾王十分重视幽州军队的事情,自然也重视和幽州军打交道的沈一行。
得知王府的事情之后他也骂了一顿自己的王妃,看到沈一行还带了那么多礼物过来的时候。
魏景瑟这个脸皮厚的也觉得有些羞耻了。虽然他也看不上沈一行这个商人的身份,但是他确实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