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长俞大维长期滞美不归,国军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该由谁来主持战事,可没想到以往为了争官夺权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的国军将领们现在居然互相谦虚了起来,纷纷表示自己无论德行抑或能力都不配担负如此重任。
这个火山口谁爱坐谁就坐去。
国军本来约有五十余万大军,其中陆军三十六万左右,可他们光金门一役就折损了第十二兵团八万多人,再加上一江山岛和马祖两场战役的损失,已经拢共赔掉了十万兵力,而且还是最精锐的那部分兵力。
更恼火的是,国军的海军主力舰队已然被歼灭,说是把脊梁骨打断了也不为过,空军同样不具备技术优势且数量处于弱势地位,没了制海、制空权这仗还怎么打?!
岛上军心、民心全面溃散,时间仿佛又回到了1949年退守江南的那一幕,最后还是总统府亲自点名,陆军总司令黄杰才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地暂时代理了国军的指挥权。
黄杰本就不是什么能打的名将,以众击寡尚无取胜的把握,就遑论如今要他以寡敌众了。
马祖已失,台北就必须要重兵据守,可澎湖同样是必守之地,以国军有限的兵力根本做不到两头全都设防,黄杰必须要提前预判出郭勋祺真实的主攻方向才行。
就在黄杰绞尽脑汁苦思对策时,南京的郭勋祺也在对台澎战役进行部署:“这一仗是场富裕仗,我们就不分什么主攻、助攻啦,陈光负责由马祖攻击台北,陶旺负责由东山攻击澎湖,两路部队都是主攻”。
“你们两路部队谁也别想着抢什么头功,无论哪一路先得手,功劳都是均摊属于大家的”,郭勋祺瞥了眼屁股已经快要坐不住的陈光续道,“都别看我,这是军委赵元帅的意思,怕的就是有人贪功冒进,有意见的自己去找赵元帅说去”。
在赵骥看来,这次与国军的终极决战是泰山压顶的必赢之局,重在一个稳字,只要我们自己不犯错,国军就难有翻盘的机会,所以才特意要求郭勋祺务必要稳扎稳打,宁愿战役进行得慢一点也不要争功图快。
陈光本来还想着自己这边能率部抢先登岛,到时候军委能给授个旗什么的鼓舞士气,没想到战役指挥部居然决定功劳平摊,他刚要开口抗议,结果郭勋祺一句这是赵骥的决定就把他的嘴给塞住了。
虽说没敢公开抱怨,但陈光还是暗藏了要抢在陶旺这个旧下属前边攻取台北的念头,他一回到马祖就开始紧锣密鼓地调动集结部队,做好了战役开打后全力强攻台北的准备。
而陶旺那边的动作相对就小了很多,因为比起有马祖作为前进据点的陈光部,他必须要先攻占澎湖作为下一步的跳板才行,战役推进过程要更复杂,战斗的难度、强度也要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