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师,紫禁城皇宫之中。
披头散发的朱由检瘫坐在龙椅之上,哪还有一点天子的威德。
一连数次的重大打击,已让这位年轻的天子满头白发,就如已经崩塌的帝国一样,已是迟暮之年的老人。
“人呢,人都哪去了?到了上朝时辰,为何没一人前来!”
歇斯底里的嘶吼着,朱由检红着眼睛朝殿上的太监和宫女喝问。
众人皆惶恐的跪在地上,无人敢回应皇上的问题。
见没人回应,朱由检一把拔出了腰间所挂着的天子佩剑。
“满朝百官,皆可杀也!”
“诸臣误朕,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是亡国之臣!”
就如得了失心疯一般,一边胡乱的在空气中挥砍,一边怒骂。
骂了一遍又一遍,朱由检像丧失了全身力气似的倒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王承恩忙低身走过去扶起,一边看着朱由检的脸,心中是一痛,不由老泪纵横的呼喊道:“皇上乃是大明之本,不可动火伤了龙体,前些天兵部传来了信,天下兵马勤王之师已动,待到那豫贼后院起火,京师可保无虞,老奴心中坚信,此次大明一定会转危为安的!”
一边劝慰着朱由检,王承恩泪眼婆娑的轻抚着他的白发。
二人的主仆情谊要追溯到信王府中,那时的朱由检又是如何的意气风发。
“王大伴,朕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苍天要如此负朕!”
念及伤心之处,主仆二人一起抱头痛哭流涕……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京师本该是热闹非凡的日子,此时却城门紧闭,巡夜的军卒持着武器在城中四处巡逻,百姓们惶恐不安的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平则门上更是火把林立,将城墙之上照的如同白昼一般。
临时组织起来的京营军卒惊恐的望向城外的方向,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神武军连片的营寨。
刘平立在一座高台上,透着火把的光亮的打量着城墙上的情况。
如他预想的一样,京营军卒就是一帮乌合之众。
前番兵进昌平,守城的京营军卒不战而逃,神武军没受损失的攻占了京师最险要的屏障。
如今到了平则门外,城中守军大势已去矣!
眼见城墙上的防务,刘平发现不仅是城墙上的火炮布置不合理,就连防守兵力也十分让人感到疑惑。
例如东段城墙上火把密集,而西段城墙上的火把又十分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