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的负责人这会儿也提出意见:“按照贡献的话,每位工人都有自己的贡献,这个很难选择,要不干脆就按照工人级别来吧,现在厂里就两个八级工,二选一更简单点。”
于海棠立刻及时的补充出详细信息:“现在全厂有两个八级工,一个二车间的刘守山,一个七车间的易中海,至于选谁,咱们投票吧。”
李怀德却摆摆手打断于海棠要投票的想法,一锤定音:“不用投了,就易中海吧,易中海同志去年发明了两个炉子,给厂里带来了效益。今年又发明了取丝器跟双向螺纹,特别是双向螺纹的发明,对于我国工业事业的发展很重要,这个局里都提出了表扬。”
易中海的这些发明其实都是何雨柱搞出来的。
前三个倒还简单,他跟易中海提出的双向螺纹就是后世的唐氏螺纹,是有次易中海说起有台西德的两千吨冲压机,因为震动一颗螺栓反复的松动,何雨柱就提出了这个方法,他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不过这不是何雨柱这个菜鸡能做出来的,他只是知道这种螺纹,也见过,就大致提出了原理跟图样。
易中海得了他的提示,先用扳牙跟丝锥手动搓出来个22mm的,然后又和一个七级车工合作,解决了那台两千吨冲压机的问题。
不过这种事何雨柱这个厨子搞出来太不合理,他不想出那么大风头,所以又安到了易中海头上。
可惜这个时间点,强调集体,易中海个人得到的好处有限,不知道过几年会不会给老易追加奖励。
就是有点对不起未来的唐宗财,这下子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机会借着发明这个螺纹趁机下海了。
李怀德把事情定下就跑了,剩下的一屋子人在于海棠有条不紊的安排下各司其职去准备了。
要动手干的活还是挺多的,画报、假花、大礼堂的布置、标语,活多了去了。
何雨柱也准备去忙活自己的,刚跟自己小媳妇儿起身,就被于海棠喊住:“柱子哥你等会儿,还有个事情要跟你商量。
何雨柱重新坐下,“于副科长你还有什么事儿?”
于海棠刚想说没有外人就不要称呼职务了,但看着一脸冰冷看着她的白乐菱,这话还是没说出口。
她一脸正色的看向何雨柱,问道:“柱子哥你对于庆典当晚在广场上的表演怎么看?咱厂和首钢的人分在了一个区域,咱们要不要多准备几个节目?”
这年头可没那么多表演形式,他总不能抱着吉他去唱民谣或者组织宣传科的人表演《卖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