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众人皆茫然无措,无从知晓真相。
而身负治水重任的鲧,
则一直坚持采用以异物堵塞洪水的方法来抵御水患。
这种方法乍看起来似乎简便易行且颇为奏效,
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
甚至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令洪水变得越发凶猛狂暴。
果不其然,正如人们所担忧的那样,
那些用来堵住洪水的异物,
最终还是无法抵挡得住洪水蓄积已久的强大力量。
在滚滚洪流的猛烈冲击下,这些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障碍物,
瞬间土崩瓦解,化为乌有。
鲧治水失败,未能完成帝舜交付给他的重要使命,
帝舜下令将鲧发配至遥远的“边疆”地区以示惩罚。
不过,治水大业并未因此而停滞不前。
鲧的儿子大禹挺身而出,
勇敢地接过了父亲手中那沉甸甸的接力棒,
继续踏上了这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治水之路。
大禹深知此次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
他带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部下,风餐露宿,
马不停蹄地奔波于人族广袤的土地之上。
他们翻山越岭,涉河过江,
仔细探查每一处山川河流的自然形态和结构特点,
试图从中寻找到一种全新的治水思路和方法。
大禹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踏上了游历各地山脉的征程。
在山川之间,他用心去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
仿佛能够听到山河社稷所传递出来的古老智慧之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禹凭借着自身超凡的悟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逐渐领悟到了山河社稷之道的精髓所在。
他发现自然界中的气,乃是万物生长、运行的根源所在。
于是,他决定以这些自然之气作为源泉,
来凝聚一枚前所未有的武丹。
不知过去多久,一枚包容万物且无比厚重的武丹,
在大禹体内应运而生。
令人感到诧异的是,这种武道修炼之法,
向来只有人族历任共主才有修习,
至于大禹究竟从何处得到如此珍贵的传承,却无人知晓。
不过,当大禹沉浸于武道修炼之时,
他的眼眸中偶尔会闪过一丝带有暗影之力气息的黑光。
或许正是因为大禹身负大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