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北条隼早就做好了防备,仍是被马洞锡部突进。
虽然没有杀进中军大营。
但在外围各营来回突进,杀的倭人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最令北条隼无法接受的是,马洞锡最后从容而退。
数万倭军精锐,让一千人杀穿,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北条隼在愤怒过后,立即挥师猛攻大寺镇。
马洞锡经过一夜作战,浑身浴血。
但仍不觉疲惫。
站在土城墙头,指挥部下抗击倭军。
纵使北条军数万,亦不能克大寺镇。
北条隼无奈,只能用车轮战,昼夜不停,猛攻大寺镇。
马洞锡望着城头不断倒下的士卒,虽面色悲怆,但丝毫不减抗击倭军的决心。
他在前日,就接到了王焱的手书。
王焱命令马洞锡,务必坚守大寺镇五日。
并且他已经派遣程育成率军前来增援。
按照邕州至大寺镇的脚程,最多三日可达。
但王焱却让马洞锡坚守大寺镇五日。
马洞锡立刻琢磨出了其中深意。
正面抗击倭军,对周军来说,肯定是不利的。
所以,程育成多半会引军绕路突袭北条隼的后路。
断其粮道。
这是最基本的战术策略。
但他马洞锡都能料到的事情,北条隼未必想不到。
若是北条隼在粮道布下重兵。
那程育成的突袭,多半会以失败告终。
不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这是王焱在军中多次强调的口号与行为准则。
马洞锡就算有其他想法和担忧,依然以坚守大寺镇为主。
而此时,程育成领军正在大寺镇西面的老滩。
如今正值雨水季节,连日大雨,大寺江河水暴涨。
程育成通过实地考察,决定蓄水重创倭军。
不过为了麻痹北条隼,程育成派遣一支数千兵马,打着他的旗号,昼伏夜出,往北条军粮道突袭而去。
这支偏师很快就被倭军的斥候发现了,并上报给北条隼。
“哈哈,周军果然要断我粮道,这几千年以来,汉人在战争方面的战术,还是没有什么创新,依旧是老一套的做法!”
北条隼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背负双手,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模样。
麾下将领纷纷附和道:“大人神机妙算,此战必定重创周军!”
北条隼道:“中村阿雄,你即刻领一万倭军,务必全歼这支周军!”
名叫中村阿雄的将领应声道。
“大人,这几日阴雨绵绵,道路泥泞不堪,于我军攻城不利,不如暂缓攻城,等雨天结束,再对大寺镇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