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鲁欣喜万分,行跪拜大礼道:“罪人感谢大帅提携之恩!”
“起来吧,带路,我要去斩了靡阳的脑袋!”
北条弥太郎笑道。
“诺!”
王叔鲁起身上马,谄媚道:“请大帅随我来!”
说吧,王叔鲁一骑当先,成了带路党。
北条弥太郎领着数千穷凶极恶的倭贼紧随其后。
整座梧州城都成了火海。
百姓们宁愿自焚,也不愿沦为倭人的良民。
倭贼人多势众,而摧锋军兵少将寡,虽处人数劣势,但在巷战中,兵力较少的一方,更具有优势。
往往数百上千的倭贼,攻杀数十甚至只有个位数的周军士卒。
到了这个时候,靡阳已经无所顾忌,命人在城中四处纵火,哪怕全军战死,亦不给倭贼留下一粒粮食,一卷布匹,一副盔甲!
王叔鲁领着北条弥太郎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靡阳所在的梧州府衙。
而靡阳已经率部离开府衙,并在府衙内放置了大量硫磺、火药。
当王叔鲁领人杀进府衙的一瞬间,立刻就有躲在暗中的死士,点燃了火药、硫磺等物。
火焰瞬间爆裂开来,吞噬了整个府衙。
沉浸在步步高升美梦之中王叔鲁,就这样被焚成了一具焦炭。
北条弥太郎领兵在门口,因没有入内,从而躲过一劫。
望着被大火吞噬的府衙,北条弥太郎脸色阴郁,“八嘎,鸡犬不留!”
“嘿!”
身后的倭军将士应声道。
城中的厮杀愈演愈烈,喊杀、哀嚎、悲鸣、怒吼……各种声音交织成曲。
一具具尸体倒下,成为这场战争的冤魂。
当然,倭贼除外。
摧锋军依仗对城中地形的熟悉,在最初的巷战中,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倭贼每杀死一个周军将士,就需要付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伤亡。
不过,倭人很快就调整了战术。
他们意识到继续这样打下去,想要全歼数千摧锋军,己方就要伤亡数万。
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即使赢得了胜利,也不能称之为胜利。
于是倭贼放弃各自为战的战术,开始连成一片,向前推进,逐一攻伐各个巷道。
摧锋军节节败退,死伤越来越多。
靡阳率领上百名亲卫,砍杀了数百倭贼,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倭贼包围,气力渐渐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