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军将士和协助守城的百姓,兴奋雀跃。
洪鹤见王焱面无表情,道:“倭兵已退,为何不见大人有喜色?”
王焱摇头道:“敌我兵力相差一倍,又是守方,击退倭兵实属正常,又有何值得欢喜?”
洪鹤羞愧道:“是我等肤浅!”
“立刻救治伤者,抚恤阵亡的将士家属,安葬他们的遗体,同时修葺城墙,不可大意!”
王焱对洪鹤、胡中庸道。
“卑职领命!”
洪鹤和胡中庸抱拳应道。
此战虽然击退倭兵,但周军的伤亡同样惨淡,战兵、辅卒、协助守城的百姓,共计战死三千多人。
伤者不计其数。
这样的伤亡比例,与倭兵相差无几。
但一个是守方,另一个是攻方,这样的比例就显得非常诡异。
回到治所,王焱立即召来诸将议事。
眼下倭兵只是暂退,并没有放弃进攻邕州城的打算。
必须要趁着倭兵尚未喘过这口气之前,将其尽数歼灭,给予倭人当头一棒。
否则倭人当真以为汉人是这么好欺负的。
众将听到王焱打算趁夜突袭倭营,皆是一脸惊诧。
“大人,倭兵来势汹汹,不如等马部回援,合力围歼倭兵。”
熊超谨慎进言。
熊超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将领的意见。
今日守城一战,众将见识了倭兵的悍不畏死,都从心里畏惧这些畜生。
想着只要把城守住,等待马洞锡领兵回援,再以优势兵力予以重击,这是最保险的打法。
倘若出城偷袭失败,则邕州城将更难守住。
对于熊超这些将领的想法,王焱心知肚明,但等马洞锡赶回,还需几日。
如果北条次郎放弃进攻邕州,专攻其他城池,再据之为堡垒,为后续倭兵来援提供发力点,则依然对局势不利。
所以,必须趁着北条次郎没有改变战略目标前,彻底将其扼杀在邕州城外。
邓大同起身道:“末将追随大人多年,也曾于金人的千军万马中来去纵横,亦在倭寇的围追堵截下,绝地翻盘,末将愿领一军,突袭倭贼大营,替大人斩杀北条次郎!”
“小将也愿意追随邓将军!”
队列末尾,一个年轻小将,气宇轩昂的站了出来道。
“汝是何人,这里焉有你说话的份!”
熊超喝斥道。
“小将程育成!”
年轻将领并不畏惧老资格的熊超,坦然对答。
王焱在上报的功劳簿上看过这个名字,这是从贵州军入广西之后投奔而来的青年,多次作战皆是身先士卒,以战功晋升营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