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敛好黎隼的尸首,李进勇和伍三甲领着这一支残兵败将,朝着升龙府前进。
另一边,梁兴烈和阮平志,则被黎隼的兵败坑惨了。
两人也没想到靡阳领着三千人,就敢抄小道,直扑安南境内。
等到两人得知黎隼兵败而逃时,周军已经将他们通往安南的道路给堵得死死的。
阮平志身为皇室成员,坚决不肯投降,率部死战,被马洞锡斩落马下。
梁兴烈则没有那么多顾虑,直接下马乞降。
“大人,岭南境内的安南残余,基本清除,只剩下零星人马,躲在山林野间,无法击杀!”
邕州城内,胡中庸向王焱汇报岭南近况。
“命令地方民兵武装、官府,务必要肃清安南残留士卒,此外,那些此前勾连安南的卖国贼,也不能放过!”
王焱背负双手,望着岭南的舆图道。
“遵命!”
胡中庸抱拳答道。
随着安南军队全面撤出岭南,这场长达两年的战争,总算迎来了尾声。
王焱也上报朝廷,将岭南道改名为广西道,并将邕州定为广西道的治所。
贵州道的治所则定为矩州。
将广西、贵州的治所定为邕州和矩州,并非王焱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地理环境的判断。
占据两道之地的王焱,目前已经是大周最具实力的军阀。
治下官吏的任免、选拔,都将由大将军府统一安排。
安抚民众,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将是王焱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而安南国内,此刻已是大乱。
随着靡阳攻占文州,北安南的民众人人自危,纷纷拖家带口逃往南部。
安南国内,一直都是以北安南为经济中心,南安南受地理位置限制,经济相较于北安南落后了一大截,很多地方甚至还是茹毛饮血。
升龙府内,阮庆文得知黎隼以死谢罪,黯然不语良久。
黎隼是他一手培养的统帅之才,然而,却在此战凋零,这证明了安南军队这数十年的军制改革是失败的。
“陛下,靡阳占据文州之后,一直按兵不动,有极大可能,是在等待后续援军,王焱在整顿岭南民生政务,一旦腾出手来,必定挥师越北!
而我国内精锐殆尽,仅有一万多残兵败将,即使招募新兵,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末将认为,当速速将红河以北的民众迁移至红河以南,坚清闭野,再以红河之险,阻击周军!”
大殿之上,败将伍三甲进言道。
“局势何以如此糜烂!”
群臣哀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