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书生喜极而泣,泪水沾湿了手中的书卷。
“我成功了!这篇《王曰》,我背诵了整整五年,终于背下来了!”
又一个中年书生手舞足蹈,开心的像个孩子。
而这一幕幕,正在大梁各府各县上演。
凡是被文雨沐浴到的读书人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好处!
翰林文气浩瀚如雨,倾泻而下。
“陛下,外面下雨了!”
金吾卫大步走进金銮殿,禀告外面的天地异象,这也打断了满朝文武唾沫齐飞的一幕。
女帝站起身子,凤眸一凝。
她当然也已察觉到了天地异象。
金銮殿上,吵闹声戛然而止,满朝诸公也纷纷转身看向了大殿之外。
“天降文雨,为我大梁百姓启蒙开智,此乃祥瑞之兆!臣为陛下贺,为朝廷贺,为天下百姓贺!”
早有准备的徐锦凤立刻开口一连三贺。
诸公们扯了扯嘴角,懊恼自己怎么就反应慢了一步呢。
“诸位爱卿,随朕出去看看。”
女帝走下玉阶,走出大殿,感受着文气之雨的洗礼。
沐浴在文雨之下,诸公们的心情无比复杂。
一直以来对儒道都不屑一顾的武将们,心里妒忌了。
因为他们屁都没捞到。
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要不下朝得空之后,不去喝花茶了,也念念书?
不行不行!自己绝不能被儒道的蝇头小利给收买!
他们可是武定乾坤的大将,弃戎从笔,实为不智也!
儒道算个屁啊。
到现在为止,也就六壬白墨达到了举人境。
别说圣人了,连个大儒都没呢。
他们还不知道,有个姓孔的老家伙,正在偷偷发育呢!大儒算什么,孔老家伙想要成圣呢!
女帝设立翰林院,自然是想要刺激儒道读书人。
在武将眼里,女帝对儒道门生真是太偏心了。
北凉世子陈洛眉宇间不经意地闪过一丝阴翳。
很显然,在这场文雨盛宴中,他也是一根毛都没捞着!
他在北凉虽也习文,但那是做给外人看的。他虽是北凉世子,但想要继承北凉这份基业可没那么容易,上面那七个哥哥虽没他聪明,但也不乏有力的支持者。
而他,因为身体经脉不畅顺的缘故而无法习武,也就讨不得武将们的欢心,于是他才读书习文,装出一副温文儒雅的君子模样,从而拉拢北凉境的文官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