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发出这道命令之前,先把刘唐和史进叫到了跟前,低声但严肃的说道:“你二人务必要看好宋大龙,一是确保他的安全,二是保证他跟随大部队回到梁山,不得有丝毫的疏忽和闪失。”
吴用之所以选定这两个人,是有周密考虑的。首先说刘唐,是吴用的铁杆,也是跟晁盖和吴用一起在黄泥岗劫取生辰纲、轰动全大宋、尔后到梁山落草的,并且梁山历史获取的最大一笔财富,也就是当年他们劫取的大名府梁中书给当朝太师蔡京送的生辰纲,是刘唐第一个从大名府得到消息后向晁盖和吴用报告的,后来刘唐又成了晁盖和吴用的铁杆小弟,并且是他们同宋江的联络人,因此刘唐跟宋江的个人关系也非同一般,这一次恰好又是刘唐在现场最早发现大龙被官军抓住,将其救出来,并带回到吴用跟前的。可见刘唐在吴用心目中的可靠程度绝非其他人能比。而史进呢,两度给大龙当武功师傅,虽然算不上宋江的铁杆儿小兄弟,可是宋江对史进的看法还是不错,加之史进又够仗义,没有很多弯弯心眼儿,对宋江高度忠诚。
刘唐和史进看着吴用的表情,听了吴用的吩咐,自然就理解了吴用的心思,就是要他们看住宋大龙,再不能让他乱跑,也不能让他溜掉。
他二人的想法,与吴用的想法完全契合。大龙两次上梁山前前后后的过程,吴用了解得一清二楚。他意识到,宋江的这个儿子,心比天高,可是眼高手低,并且满脑子的怪诞想法,全是不切实际的妄想。
要问梁山上谁最了解宋江?有人肯定会说花荣,花荣自己也这么认为。其实不然。真正了解宋江的,非吴用莫属。吴用可以说已经把宋江看到了骨子里,同样他看宋江的这个儿子也透透的。这父子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野心,都是心比天高,而不同的是,宋江既有野心,也有本事,有手段,会做事,尤其会玩人,学问虽然不高,可心机绝对是一等一;可宋大龙却要学问没学问要本事没本事。父子两个还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很仗义,可就是这仗义,也有不同之处。宋江的仗义,完全是虚伪,有他明确的目的,却又让人觉得他是真仗义;而宋大龙的仗义那是真仗义,只要他认为某个人好,而某人是不是对他好,他可以不管不问,但他一定会对某人好,为了表达自己对那人的喜欢和器重,他可以为对方献上脑袋都在所不惜。而宋江却不是这样,宋江与人交往,那双不大的眼睛极其敏锐,他能一眼就看穿这个人性情脾气格局品质心胸气量等等,只有他觉得这个人能为自己所用,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助自己一臂之力他才真心为其慷慨解囊两肋插刀;但若达不到这个标准,宋江虽然也会施以小恩小惠,以防止因为吝惜一点小钱而被人诟病,却不会真心相助。
在这一次行动中,大龙的一系列街头小混混式的做法,几乎断送了吴用的整体计划,也差一点断送了梁山几十个将领的生命,令吴用想起来都后怕。当时吴用在听到有人向他报告说,官府抓到了梁山奸细的时候,他当时就惊得后背直冒冷汗。虽然他们当时谁也不知道官府抓住的是哪个,可当刘唐和杨雄完成了任务,把大龙带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就当即断定闹出这天大笑话、差点惹出天大祸事的,正是这个宋大龙,当时他在心里说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简直是祸害!”正因此,他才特别叮嘱刘唐和史进,要好好“关照”大龙,这话无疑是有双重含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