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们到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崇水甚至是贺州。
贺州本就靠近江南,江南的学风昌盛,不少大户人家都是把孩子送去江南念书,慕名而来的,多半都只是小有资产的人家或者是家里靠着耕读传家的。
他们想要到双清书院就读,也有不少来找熟人,拉关系的,都求到了陆琳琅的跟前。
“大家放心,等到过了年,我们会把书院的招生要求贴出来,只要是达到了标准的,都可以入学,不过名额确实有限,具体的根据夫子们的要求来,你们先安心回去过年,其余的明年再说。”
陆琳琅之前就说过要进书院的,都要进行考核,崇水县的学子相对来说有优先地位,不过那都是建立在通过考核的基础上。
听到这话,他们也知道提前套不到消息的,只能一个个先回去,决定等过了年就来崇水待着。
夫子们知道陆琳琅想要教导女子读书后,也隐晦地察觉到她的意图,不过他们什么都没说,只是按照她的想法,将学生的要求准备好。
过了年,双清书院就在崇水县贴出了招生的要求,上面写了性别不论男女,有功名最好,没功名的只要能通过书院的考核也可入学。
书院里有宿舍,男女宿舍分开,不过也可走读。
书院的考核主要分为德行和学问,除此之外,若是有一定的手艺或者兴趣的,还可以入读书院的技能学习班,技能学习班学习的东西较杂,分为多种技能,学习的时间也比其他科举考试班的短,只要通过了考核,就能离开,书院只负责教会,精进还要看个人的悟性。
这一条,是陆琳琅听到不少村民的反馈开设的,普通人家,要想跟着师傅学手艺,那也是要日夜伺候在师傅身边端茶倒水,任打任骂,到最后都不一定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