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莺看见这个数据后,很是震撼了一番。由此,也才明白百姓的日子为何这么艰难。
想想吧,一亩地的粮食总共就这么多,百姓辛辛苦苦忙碌一季,还要按照收成交税。各种杂七杂八的税交过之后,留下的粮食都不够百姓们吃稀饭。若是有个天灾人祸,那完了,连稀饭都吃不上了。
云莺心中直叹气,深深懊悔自己上大学时没上个农学院。即便没专门学过如何让庄稼增产增收,她只要读过些农书,想来也是有用的。可惜,谁没事儿读那些书浪费时间?
如今她倒是想读了,倒是也有时间了,可惜,她需要的书找不到了。
云莺想七想八的时候,就听小吏笑眯眯的说,“梯田合计总共有五亩田地的地方,这一季的总收成,在三百斤粮食。”
三百斤?
意思就是说,每亩地也就产出六十斤粮食?
云莺瞠目结舌,眉头都拧成个疙瘩。
小吏见云莺如遭雷劈,赶紧开口说,“这很不少了云莺姑娘,都远超我的预期了。其实若非这些时日温度较高,谷穗又长了些,不然,连三百斤都不到。”
今年是个暖冬,如今都进入十一月了,白日最热时,还能穿个短褐。这若是按照上一年的温度,旱谷怕是早就冻死了。
还三百斤粮食,别做梦了,能收个一百斤,都是老天爷保佑了。
小吏说,“咱们这个收成,真的已经很多了。先不说这是造梯田的第一年,就说今年还遭了灾。我原本以为要颗粒无收了,谁知道最后这半个月,老天爷给足了颜面,愣是让谷穗又丰满了些。”
小吏又絮絮叨叨了好些,大致意思就一个:这真的很不少了,都远超他的预料了。
云莺其实也就是一时间转不过弯,好在她很快回过神,也明白小吏说的是对的。
这梯田本就是赤贫的的土地,即便撒了草木灰,又挖了河里的淤泥来肥田,但这总归是下等田。再加上飓风施虐,损伤了大部分的秧苗,种种缘由之下,梯田还能有三百斤的收成,属实是老天爷保佑了。
云莺就说,“您说的对,是我着相了。其实三百斤已经很多了,这才第一年呢,真的已经很了不得了。”
小吏笑着点头,“您能想明白就好。”
“还得多谢您。梯田有此收获,全靠您每日照应管理……”
云莺将小吏奉承了几句,哄得这小吏眉开眼笑,嘴唇都哆嗦起来。
最后云莺还承诺,回头会和县令大人好好说说此事,想来大人还会赏赐,说不得之后整个县城的梯田修造,都要由他来指点……
一句句话说出来,那小吏听得越发振奋,他精神抖擞,整个人看着都比之前昂扬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