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国笑道:“没怂就好,鬼子马上就要来了,大家赶快撤。全福你拎着机枪,带一班撤到后面那道山梁,然后不要走官道,径直上山。”
吴全福忙道:“我留在这里打小鬼子一个伏击再走吧!”
郑卫国摇摇头,说:“你当鬼子傻啊!等下肯定会先用掷弹筒轰击的。你们快撤,然后好掩护我们。”
吴全福忙带着一班撤了下去,向第三道山梁跑去。
郑卫国又道:“二班长,你带着二班向陈家沟方向撤退,让没走的乡亲们尽快撤离。”
二班长说:“团座,要是乡亲们不愿撤可咋办?”
郑卫国愣了一下,说:“你们尽力了就行!我们没办法救所有的人!”
二班走了以后,郑卫国又道:“其余的弟兄们跟我上山,快点!跟上!”他们沿着山脊迅速爬了上去。
郑卫国他们没撤多久,鬼子的榴弹就噼里啪啦地落在山梁上。随着一阵急促的爆炸声传来,原本就有些荒凉的山坡很快就变得一片狼籍,连野草、枯藤也给炸没了。
柱子骂道:“鬼子真它娘的狠毒!大哥,俺们也放两炮吧!”他们也有一门掷弹筒,是在陈家沟缴获的。一些战士给这种50毫米的89式掷弹筒取了一个浑名,呼之为“小钢炮”。
这个时候大名鼎鼎的60炮还没有正式投产,这种重掷弹筒倒也当得起小钢炮的称呼。因为同时期很多迫击炮的口径还不到50毫米呢!像红军以前就造过35毫米的微型迫击炮,川军中常用的是45毫米口径的小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