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自家的海船,送几个人进关内那就是小意思,万安轮一周从天津跑个来回,也没让槽船上的‘万少’多等,第二天就顺顺当当地捎带走了成大午他们六个。接下来少当家可没有再给冯水冯宝哥俩在安东请客的机会,而是给大家买了身儿换装的衣裳,就匆匆带着半支特战小队再次登上客船奔向了下一站,大连!
离开万家屯的时候已经跟当家的商量过了,这次出来,除了送人外,还有两个任务,一个是采购,一个是踩点儿。秦虎要办制药厂,他必须先做些样品出来,有些试制药品的设备、仪器、原料是外国洋行里才能买到的,那得大地方才有洋人开的买卖!本来这些设备原料也是可以去沈阳采办的,可要考虑踩点儿的行动,那就必须是大连了。
现在队伍有了一千多人,要稳定下来经心练兵,还必须解决两个短板,一个是建立军事装备的补给渠道,尤其是弹药,这个消耗不会小的,靠小打小闹就不够了!好在眼下已经有了一定的家底儿,可以考虑下一步去天津、上海建立自主的军火采购渠道了。另外还有像电台、电话、爆破等专用装备,也一定要置办学习了,自己要把眼下能做的都做在前面,不能带着一帮土鳖上战场。
另一个短板还是资金!过去没本钱,想的都是应付当下,现在有底子了,能考虑为将来打基础了,可细算一下,本钱却还是不够厚实。投资办制药厂可不是搞个小作坊,要的是大投入、大收益!军火采购也必然是要花大钱的!要养自己这边一千多人的队伍,还要补贴老海叔那边的一团人马,万家那两百多万还是差点儿意思。制药厂办起来,经营必然也会有风险,短期内未必能赚到支撑起队伍的大钱,就算将来可以逐渐做大,又怎能比抢来得快?
自从第一次在抚顺抢了日本人的煤老板儿,秦虎就认准了这条创业的捷径,咱中国人的买卖生意不能下手,日本人的不抢可就说不过去了。只是再小打小闹已经没了意义,他得亲自去踩盘子,找个像样的再干上一票大的,彻底解决了这两三年内的财政问题。
要干一票大的,就不能考虑沈阳或抚顺了,提前在关外挑起中日之间的争端,后果难测!自己必然也就没时间练兵了。大连被小日本子割据着,那里是东洋鬼子在满洲的底窑,或许有个挣海杵子的机会,还能回避了这个难题儿……
大连是个不冻的天然良港,又有满洲铁路通联辽东内陆,在没开埠之前,这里就被沙俄老毛子和东洋小日本儿当成了自己的心头肉。打跑了俄国人后,小日本子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的了!二十多年来,在沙俄建设的基础上又大肆进行扩建,此时的大连,已经是个充满了殖民地风格的畸形繁华之所。
码头上熙熙攘攘,衣装洋气有说有笑的日本人与衣衫褴褛匆匆忙碌的中国苦力夹杂其中,让秦虎看得感叹唏嘘!进了城市,这个町那个通的路牌更像是到了岛国【町相当于小街,通就是大路】,少当家甩甩脑瓜子压下了这些没用的心思,还是先按图索骥找找自己关切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