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 第五章 襄樊之战:宋元交锋,战略要冲

第五章 襄樊之战:宋元交锋,战略要冲(1 / 2)

襄樊之战:宋元易代的战略支点与江南锁钥

序章:汉水之滨,南北天险

汉水汤汤,自陕西秦岭奔涌而下,至湖北襄阳折而东去,汇入长江。这条“天下之中”的黄金水道,将中原与江南连为一体,也让襄阳、樊城这对“姊妹城”成为南北争夺的“天险锁钥”。

《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九曾如此评价襄阳:“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 北宋地理学家沈括更直言:“襄阳居荆与樊之间,跨连荆襄,控扼汉水,诚为要地。”(《梦溪笔谈·补笔谈》) 这两座依汉水而建的城池,北枕汉江,南依岘山,东有桐柏山为屏,西连武当山余脉,自春秋以来便是楚、秦、晋争霸的战场,至宋元之际,更成为决定王朝命运的“咽喉之地”。

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秋,蒙古大将阿术率军渡过汉水,攻占襄阳城外的白河口、鹿门山等据点。至此,襄樊之战的大幕正式拉开。这场持续六年的攻防战,不仅是宋元易代的关键战役,更折射出一个王朝的衰亡密码与冷兵器时代战略博弈的极致。

第一章 山雨欲来:宋元对峙中的襄樊困局

1.1 南宋的“荆襄防线”与襄樊地位

南宋立国之初,便面临“强邻环伺”的困境:北有金、西有夏、西北有蒙古。为稳固统治,宋廷构建了“川陕-荆襄-两淮”三大战区,其中荆襄(今湖北襄阳、樊城一带)被视为“国之屏障”。

南宋名臣李纲在《梁溪集·奏议》中强调:“襄阳六郡,地为险要,恢复中原,此为基本。” 所谓“六郡”,即襄阳、邓州、唐州、信阳、郢州、均州,其中襄阳为核心。襄阳城“依汉水而建,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城墙高约十丈,城墙上密布箭楼、瓮城,护城河宽达百米,堪称“铁打的城池”。更关键的是,襄阳地处长江支流汉水与中原水系的交汇处,向北可直逼河南,向东可顺江而下直取鄂州(今武汉),向西可入川蜀,向南可屏障临安(今杭州)。

最新小说: 我命由我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重生汉东赵瑞龙,开局放弃美食城 隐婚:邢二少宠妻要翻车 全球警报:天命反派出狱了! 裴大人,表小姐她又跑了 继弟要灭了全村怎么办 武神剑尊 资本家小姐挺孕肚,绝嗣京少宠到哭 神农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