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今日面色有些阴沉,原来是他的《本草纲目》手稿遗失了几张。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他决定自制“金橘酒”,取金橘数个,用冰糖和高粱酒浸泡。
金橘性温味甘,能理气解郁、消食化痰,正适合他此时的心情。他一边炮制着金橘酒,一边回想着那些失落的手稿内容,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这时,学徒走进来,看到李时珍一脸沉思的模样,小心翼翼地问:“先生,您还在为手稿之事烦心呢?”李时珍叹了口气,指了指桌上的金橘酒说:“唉,那几页手稿记录着不少珍贵的药草知识,就如同这金橘,虽小但用处极大。”
学徒看着金橘酒,好奇道:“先生,您给我讲讲金橘除了这理气解郁、消食化痰之外,还有啥别的妙处呗。”李时珍坐直身子,眼里有了光彩:“这金橘啊,若是喉咙生痰,含上一颗,慢慢嚼咽,能觉痰液渐化。”
说着,李时珍又拿起慈姑,“像这慈姑,不仅能消痈肿,若有人小便不利,煮水饮之也有奇效。”学徒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李时珍皱眉走向门口查看,只见一个小孩抱着一只受伤的小狗。小孩哭着说:“先生,救救我的狗儿吧,它腿受伤流血了。”
李时珍蹲下查看,先望那伤口,血已有些凝结;再闻无异味;问孩子怎么回事,孩子说是被石头划伤。李时珍心里已有计较,他切了切脉(小狗的腿部动脉),然后进屋拿出一些草药捣碎,敷在小狗伤口上,边敷边说:“莫慌,这草药能止血疗伤。”小孩破涕为笑。
小孩感激地说:“先生,您真厉害,您一定是神仙下凡。”李时珍笑道:“哪是什么神仙,不过是多些经验罢了。”待小孩带着小狗离开后,学徒钦佩地说:“先生,无论人或畜生,您都尽心尽力救治。”李时珍拍了拍学徒的肩膀,目光诚恳:“医者仁心,生命并无贵贱之分。”
这时,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李时珍看着窗外,心想是时候重新补写那些遗失的手稿了。
他走到桌前,铺开纸张,蘸墨准备动笔。学徒在旁帮忙研磨,好奇地问:“先生,那慈姑和金橘若一起入药,会怎样呢?”李时珍微微抬头,眼睛一亮:“这倒是个有趣的想法。二者一寒一温,若搭配得当,可调理气血,只是比例需谨慎把握。”